著名的永和绿板中

December 8, 2017 08:02

(Baonghean.vn)——越南义安省安城县合盛乡永和村自古以来就以制作饼类而闻名,这项技艺代代相传。该村的饼类产品早已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1
永和市的 Nguyen Nhan 先生的家人每天包 200-300 个 banh chung 和 banh tet。照片:Van Truong。

永和是一个贫困的农村,雨未雨绸缪,天未亮旱不雨。每逢汛期,这里是水源中心,村庄和房屋都被淹没,水稻种植面积只有41公顷,根本无法养活215户人家。由于制作板粽的工作,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1
要想做出美味的越南面饼,食材也必须美味。照片:Van Truong。

如今,永和村里,从老到少,人人都会包饼。许多老太太如今双目失明,身体虚弱,但他们的孙辈们却能像年轻时一样,用灵巧的双手准备食材。孙辈们站在一旁,看着祖母们包饼,不知不觉中,这门手艺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1
人们主要使用优质泰国和老挝糯米来包糯米饼。照片:Van Truong。

永化村民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就开始干活,从村头到村尾,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任务,有的泡米、有的包糕、劈竹篾、剥树叶……欢声笑语响彻小巷。

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后,每个家庭就开始包饼、烤饼的工作,然后在第二天早上4-5点左右,村里的男人和女人就去把饼送到市场和邻近地区。

1
每天早上,永和人都会去买香蕉叶来包糕点。图片:Van Truong。

阮氏娟女士正在包糕,并分享道:“永和糕在各地都很有名。糕好吃不好吃,取决于糯米的种类、馅料的种类、烤糕的方法……通常,我们烤一锅糕要花6-7个小时。”

据Khuyen女士说,她每天要包400到500对蛋糕,相当于4个工人的连续工作量。扣除成本后,我们家每月能挣800到1000万越南盾。

1
陈氏清(Tran Thi Thanh)一家正在把蛋糕放进烤箱烤。照片:Van Truong。

为了满足2018年农历新年对糕饼的需求,永和村的人们忙着准备数百吨从老挝和泰国进口的美味糯米;香蕉叶、冬叶、肥肉、腌洋葱等,与其他配料一起包裹糕饼。

村里的手艺人陈国庆先生说:“我们家做糕饼已经有好几年了。春节前后糕饼的需求量很大。很多机关、单位、企业等都会来订购糕饼,用于办忘年会、送礼,以及年底的庆祝。”

1
永和教区教堂的夜晚总是灯光璀璨。图片:Van Truong。

“平均而言,在春节前的一个月,这个家庭可以生产 1.5 至 2 吨糯米,收入约为 4000 万至 5000 万越南盾,而在一年中的正常月份,收入约为每月 1000 万至 1200 万越南盾”,Khanh 先生补充道。

据一些做板粿的师傅说,只要在顾客心目中树立了口碑,就不用担心产量了;远近的顾客都可以放心来买。除了春节期间订购的,也有人进口转卖。

总的来说,做班中饭比较容易,不需要太多的盈亏计算,也不用在风雨中辛苦劳作,而且还有时间饲养牲畜、种植庄稼、照顾孩子的教育。

1
每天清晨,永和村的人们都会到处卖煎饼。图片来源:Van Truong

永和村村长刘德邦先生说,村里300户人家,80%都从事包子等传统产业。许多家庭通过包子改变了生活,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永和钟糕已经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品牌,从乡村市场到河内和西贡繁华的贸易区。

1
永和村因包糕生意日益兴隆。图片:Van Truong。

从低地平原的稻米粒中,经过这里人民一丝不苟、巧手巧手的辛勤劳作,永和年糕和年糕已经出现,渗透到许多家庭,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传统的年糕风味和稻田人民的真挚情感。

“过年有酸葱红颔首”——永化绿粽子给家家户户送来了春天的气息,也是祖国的灵魂和越南民族文化的标志,一望无际的田野,稻穗累累,还有绿粽子留给还在的人留念。

范长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著名的永和绿板中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