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和爸爸一起在车站比待在家里更有趣!”

庆李清福 May 2, 2025 14:44

那是两个男孩的纯真分享,一个是泰族男孩 Vi Duong Cam(2011 年出生),另一个是蒙族男孩 Vu Ba Lau(2013 年出生),他们是驻扎在边境公社 Na Ngoi 的边防站的领养儿童,该公社位于缅甸奇山的偏远地区,那里的村庄散布在终年云雾缭绕的普克赛莱棱山脉脚下。

img_8523(1).jpg

支持爱

参观纳伊边防站时,我们被一幅画面吸引:两个小男孩,一高一瘦,挤在一起,有说有笑,正在照顾一只装在漂亮竹笼里的鸟。问起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边防部队领养的孩子!”

img_8467(1).jpg
纳尼戈伊边防站收养的儿童:Vi Duong Cam(泰族)和 Vu Ba Lau(蒙族)。摄影:Khanh Ly

通过与纳伊边防站干部交谈得知,魏杨坎和武巴劳虽然来自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素未谋面,但自从被边防站收养,同桌吃饭,同室而眠,魏杨坎和武巴劳便亲如兄弟,形影不离。

他们俩的处境都极其困难,因此被纳尼戈伊边防站收养,与该部队的士兵一起生活和工作。

mot-goc-ban-tang-phan-xa-na-ngoi.-anh-xuan-hoang(1).png
纳尼(Na Ngoi)边境乡唐潘(Tang Phan)村一角。照片由春黄(Xuan Hoang)提供

魏阳坎是唐潘村一个泰族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家里有6个孩子。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又经常生病,生活十分困难。

了解到这名年轻学生的情况后,他于2020年被边防站收养,目前在纳恩戈伊少数民族中学8C年级就读。

vi-duong-cam(1).jpg
边防站领养的蒙族孩子Vi Duong Cam正在照顾养父在边防站种植的蔬菜。图片:Hai Thuong

而普卡1村的蒙族男孩武巴劳,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劳一个人靠种地养育四个孩子,劳的求学之路岌岌可危。

因此,当纳恩边防站的官员们带着公社和村里的老师和干部来到他家了解并宣布收养政策时,Lau和他的家人都非常高兴和感动。自2024年初起,Lau正式被纳恩边防站收养,接受照顾和教育。他目前就读于纳恩民族寄宿中学六年级C班。

2(1).jpg
纳伊边防站群众动员队的干部指导蒙族养子武巴劳(Vu Ba Lau)打理菜园。图片:Thanh Phuc

每天,Lau和Cam除了在吃饭睡觉时得到关心和照顾外,还要和边防官兵一起种菜、照顾站场里的花草、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力……每逢新学年或节假日、新年、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驻站边防官兵的父亲们、叔叔们都会给自己的儿孙们添置礼物、鞋子、新衣服、学习用品。

纳恩盖边防站群众动员队队长贾巴纳少校(1979年出生)说:刚来的时候,孩子们很害羞,很少交流,不懂个人卫生,不习惯军事环境下纪律严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

然而,在边防站一代代官兵的关爱、亲切和温柔的呵护下,孩子们渐渐习惯了边防站,把边防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fotojet.jpg
边防警卫为Vi Duong Cam和Vu Ba Lau折叠毯子进行引导。图片:Khanh Ly

最困难的是让不同年龄的蒙族男孩和泰国男孩之间建立和谐与依恋。

起初,孩子们比较害羞,不太交流,彼此之间也不太坦诚,但多亏了边防人员的联系、沟通,引导他们参加共同的活动,Cam和Lau视彼此为兄弟,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孩子们变得更加敏捷、活泼、自信,纷纷亲切地称呼安城县范春明少校、岐山县杜梅乡贾巴纳少校等从小就陪伴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的民运队边防战士为“爸爸”。

Con nuôi
被收养的孩子与边防军父亲一起吃饭。图片:Khanh Ly

Vi Duong Cam 和我们分享(PV),她自豪地说:“和爸爸待在车站比待在家里更有趣。现在我知道如何叠衣服、如何把毯子叠整齐、如何种菜、如何浇水、如何包面饼、如何打排球和匹克球……”

培育希望

纳伊边防站官兵除了关爱培养外,还特别关注被收养边防军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孩子们有机会继续上学。

孩子们的学习角被爸爸们布置得整整齐齐,白天孩子们去上学,晚上,在小灯旁,穿着绿色制服的爸爸们认真地为领养的孩子讲解每一节数学课,批改每一字的书写。

83916b2e5d18ef46b609(1).jpg
纳伊边防站警员指导被收养儿童学习。图片:Khanh Ly

“辅导孩子的学习需要耐心,因为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补充。此外,辅导站还会定期与班主任和学校董事会联系,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和训练情况。”

目前,该站有两名来自边防学院的实习生,他们将陪伴并指导Cam和Lau的学习和活动。此外,该站还定期与被收养儿童的家庭联系,告知他们的情况,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和实践。边防人员偶尔会带孩子们去探望家人和亲戚,然后再到站接他们。自从孩子们来到这里,群众动员队的工作虽然忙碌了一些,但也很温暖——Gia Ba Na少校说道。

在养父的悉心教导下,魏阳坎和武巴楼的学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成为身穿绿色军装的战士,像叔叔和父亲一样,为保卫村庄贡献力量。”

纳伊边防站副政委阮廷忠少校表示:“孩子们将在部队抚养至九年级。之后,如果他们继续读高中,部队将通过‘助子就学’项目资助他们;希望学习手艺或上大学的孩子也将获得同样的资助。抚养费将从部队官兵的基金和工资缴款中拨付。”

img_8538(1).jpg
Gia Ba Na少校与他收养的边防卫兵子女Vu Ba Lau和Vi Duong Cam。图片来源:Thanh Phuc

在Cam和Lau之前,Na Ngoi边防站收养了Mua Ba Sau(2008年出生)。他是苗族人,住在Na Ngoi乡Phu Kha 2村。Sau的情况比较特殊,父亲早逝,母亲在老挝改嫁。

索后来和祖父母一起生活,但他们年迈体弱,生活十分艰难,生活贫困。索被纳伊边防站收养并照顾后,完成了中学学业,目前正在广平省学习文化和职业培训。边防站仍然通过“升学计划”每月资助他。

目前,除了在该单位抚养和照顾的两名被领养的儿童——Vi Duong Cam 和 Vu Ba Lau——之外,纳伊边防站还通过“Step Up to School”(一步一步走向学校)项目资助了四名家境困难的学生,资助金额为每名儿童每月50万越南盾。其中,一名老挝儿童名叫Mai Ly Za,现年八年级,居住在川圹省芒木县南阿村。

cc32049506a1b4ffedb0(1).jpg
纳伊边防站举行“边防领养儿童”认养仪式。图片:海上

那艾乡党委书记阮英俊表示:“那艾边防站实施的‘收养边防儿童’和‘帮助孩子上学’模式,是一项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项目,为边境地区党委、政府、学校和少数民族家庭的‘陪伴’和‘共患难’做出了贡献。在‘绿衣父亲’们的引导和支持下,孩子们明天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chinh(1).jpg
Vi Duong Cam 和 Va Ba Lau 和她们的养父在边防部队一起运动。图片:Thanh Phuc

看着边防站宽敞、设施齐备的院子里,那些被边防军人收养的小男孩们快乐地打理菜园、进行体育运动,或者和养父、兄弟们一起玩耍,我们感受到了边境淳朴而充满人性的幸福。

相信在边防军父亲们温暖的心胸和坚强的肩膀的支持下,像魏阳坎、武巴劳……这些在云雾缭绕、境遇艰难的村庄出生的男孩们,将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他们将成为全民参与保卫祖国边境领土主权和边境安全运动的核心“中坚”。

dinh-phu-xai-lai-leng-noi-len-giua-mot-bien-may-trang-xop-bao-la.anh-tu-lieu-hoang-ha(1).jpeg
普克赛莱棱峰耸立在茫茫白云之中。图片:黄河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和爸爸一起在车站比待在家里更有趣!”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