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家庭
童年
祖国欢迎胡伯伯来访
胡伯伯写给祖国的信
乂安与胡伯伯的故乡
金莲国家特殊遗迹遗址
多媒体
童年
阮必清就读于顺化国立学校。
和许多没有机会出国留学的越南爱国青年一样,阮必清进入国立学校,利用法国殖民者的手段拓展知识,成为一名“以牙还牙”的人,反抗窃取祖国的殖民者,为民族争取独立。
年轻人阮必清出门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踏上“直辖南溪”这片土地,阮必成亲眼目睹了法国资本家狡猾而残酷的统治与剥削。也正是在这里,在芽荣港,一位满怀爱国热情的越南青年登上了“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商船,怀揣着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经验、服务同胞的愿望。这成为了文伯——阮必成——阮爱国——胡志明——救国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阮必清在荣市越南-法国小学学习国语
要与法国人抗争,就必须学习法语。阮必成很早就意识到学习国语的必要性,于是大胆地将两个儿子送到荣市法语小学的预科班学习。正是在这所学校里,阮必成开始接触“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词。此外,祖国的摇篮及其不屈不挠的传统,在阮必成心中孕育了早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敌人的仇恨以及“做一个真正好人”的意志。
阅读《胡伯伯的童年故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胡伯伯极其生动、丰富的童年生活、他的家庭成员以及与胡伯伯有关的圣物。
谷井——胡伯伯童年记忆中的地方
也许,正是这种放松、温柔和舒适的感觉,让游客流连忘返,并多次造访胡伯伯故乡。这片宁静的空间,将游客带回到古代越南人民的文化空间,榕树、水井……勾起人们对简单却有意义的社区生活的回忆。
阮生宫随父亲前往果山寺参拜。
位于白玉(现为都良县波山乡)的瓜山寺供奉着李日光。他是李太祖的第八个儿子,被封为魏明王。1902年春,阮生宫随父回乡授课,途中参拜了义安省四大圣寺之一的瓜山寺。
阮生宫和他的兄弟跟随父母跨越千里来到首都。
顺化古都,是胡志明主席童年的养育之地,他与家人不远万里,在这里生活、求学、投身爱国事业。这里也孕育并形成了胡志明主席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促使他走出去,去寻找救国之路。
学士王实贵——胡伯伯年轻时的老师
距离阮生色先生家西侧约200米处,有一座木屋,瓦顶,这是胡伯伯非常喜爱的一座简朴房屋。胡伯伯于1957年和1961年两次回家乡时都满怀深情和敬意地提到胡伯伯。
胡伯伯童年的山
钟山——南丹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距离黄柱遗址和郎森遗址约1公里,是一处兼具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的胜地。这里承载着民族解放英雄、杰出文化人物胡志明主席的童年回忆。
阮必清老师——自学精神的光辉典范
胡志明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为了谋生和开展革命活动,走遍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做过许多工作。他最早从事的工作之一就是教书。青老师是自学精神的光辉典范。对他来说,学习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为人民和国家服务。
胡志明主席的童年(1890-1911)
胡志明主席,本名阮生宫,1890年5月19日出生于其母家乡越南义安省南丹县林盛乡忠古乡黄筹村(又名筹村,现为越南义安省南丹县金莲乡)的一个农民出身的儒生家庭。
阮必成与救国之心
(Baonghean.vn)- 111年前的1911年6月5日,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坚强意志、抱负和雄心壮志,阮必成同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长达30年的征程中,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出路。
查看更多
供电
一
内容管理系统
- 产品
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