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户籍”后会怎样?
“废除户籍”将需要审查、修改一系列相关法规。
除了改革户籍相关的行政手续之外,接下来是否有消除永久居民与暂住居民之间权利差异的障碍的路线图?
近期,政府颁布了关于简化公安部人口管理相关行政程序的第112/NQ-CP号决议。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是取消“户口簿”常住人口管理形式,代之以个人身份证号码管理形式。
很多人表达了支持,但也有很多担忧和顾虑。11月7日上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官方消息。
根据该部领导的意见,“放弃户口簿”“实际上,这是人口管理手段的转变,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运用科技进步,而且不会立即实施,预计在2020年左右实施。这并不意味着像很多人最初想象的那样,放松或取消户籍制度等人口管理活动。”
可以说,这是人口管理活动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意义非凡,从手工、机械、机械化的方式,走向更加灵活、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相应地,户籍登记中繁琐麻烦的文书工作、官僚主义和“寄生”权力将逐步减少。虽然结果尚不明朗,但就目前而言,只要行政程序“不那么繁琐”,人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高兴。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电子政务建设路线图的必然步骤,与行政程序改革紧密相关。
![]() |
插图:Pham Hai |
但可以肯定的是,行政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一份或几份文件,只有伴随管理思维的真正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便民利民、保障群众权益的目的。
这次也是如此。公众对废除这种给他们带来太多麻烦的证件的消息过于兴奋,却忘记了户口簿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制度。户口簿只是一个代表过时人口管理思维的工具。
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当局将人口管理手段与民众行使权利的条件联系起来、认定,使得户口簿从人口管理手段和居住权保障的功能,变成了民众权利获取的障碍。
因此,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我们接下来是否会有一个路线图,消除导致永久居民和暂住居民之间权利差异的障碍?正如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进废除户籍问题的武智豪副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必须明确区分户籍的概念。
所以,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管理户口,第二个方面是把户籍和居住地的福利挂钩。我认为第二个方面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郝先生认为:“这里说的废除,是按照第二个方面废除户籍,而不是废除户口管理,因为如果废除了户口管理,人住哪儿我们就知道了。”
人口管理是国家的重要活动,但必须以尊重和保障人民权利的理念为基础。人口管理数据有助于国家构建愿景、战略和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权利。这应被视为选择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改革活动的指导方针。
此外,改革必须协调推进,无论是在人员方面还是在监管体系方面。
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务员队伍必须团结一致,切实贯彻改革精神。现实表明,如果中央指挥,地方却“袖手旁观”,企业和民众都会受害。
在监管体系方面,目前与户口簿相关的行政手续数量极其庞大,似乎与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息息相关。从登记出生、死亡、结婚、婚姻状况、监护、户籍、收养、遗嘱认证、贫困户认定、贫困人口职业培训、社会福利申请、困难学生信用贷款认定、抵押合同认证、丧葬费申请……
“废除户籍簿”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法规进行梳理和修订,因为如果实施办法不统一,其社会后果将难以预测,有可能使人们因缺乏户籍而从“权利难”走向“权利不可”。
希望政府能够以坚定的决心,有长远的眼光和合理的路线图,推行令人民满意的政策。
世界银行和越南社会科学院在河内、胡志明市、岘港、平阳和多农省5个省市进行的调查于2016年6月16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越南至少有560万人在其居住地没有永久户口,其中胡志明市的比例高达36%,河内为18%。70%的受访者表示,这本书限制了他们的权利,使他们与拥有永久户口的人不平等,为消极情绪和腐败创造了基础。 户口簿对许多发达国家来说并不常见,VTV.vn,2016 年 6 月 17 日。 |
据Kienthuc.net.vn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