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一位曾见过将军的士兵的愿望

叶清 DNUM_CGZAHZCACE 09:34

在演州镇二区老兵高德同(1944年出生)的小屋里,战争年代的纪念照片被精心装裱在玻璃框里,整齐地悬挂在墙上。在众多的战争记忆中,有一些让老兵回忆起来感到自豪的片段……

bác đồng cover

在演州镇二区老兵高德同(1944年出生)的小屋里,战争年代的纪念照片被精心装裱在玻璃框里,整齐地挂在墙上。在众多的战争记忆中,有一些让老兵回忆起来感到自豪的片段……

火与花的时间

高德同先生总结道:“我于1963年参军,在第四军区服役。1964年,我参加了反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侵略战争结束后,我在富寿军事政治学院学习。之后,我回到西宁接受任务。1972年,我从文艺工作转入宣传工作。1975年,我指挥一个团参加解放西贡的战斗,占领了边和。之后,我参加了与柬埔寨和中国的边境战争。然而,当我被派往渭川(河江省)时,战争已进入尾声。解放后,我在河内政治学院学习高级政治学。”士兵生活根据国家的历史里程碑,我们自己。

Ông Cao Đức Đồng (thứ 2 từ trái sang) trong lần gặp Đại tướng Võ Nguyên Giáp Ảnh NVCC b
高德同先生(左二)与武元甲将军会晤。图片来源:NVCC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让他回想起时总是感慨万千。那是1966年6月,他和四军区其他四名优秀战士在全军胜利青年代表大会上与武元甲大将见面交谈的时光。那是1975年4月30日,他和战友们在收复边和,得知我军已占领西贡的消息时,泪流满面的时光。那是1979年,在边境战场上,他们千钧一发之际,在红色高棉军队的大规模进攻中死里逃生的时光……

董先生回忆道:“当时我是分队长,和警卫一起,被17名红色高棉士兵紧紧包围。我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就和警卫商量,然后打电话给师,让大家朝我们的阵地开炮。这样一来,我们的牺牲至少可以毙命17个敌人。可是师里的人不同意,他们一心想救人,就朝我们旁边的阵地发射了55发炮弹——我们军队的专业技术真是过硬。把敌人全部打死后,连队派人来救我们,我们只是受了点轻伤……”很久没有人问起往事,但老战士讲述的故事拼凑起来的记忆碎片,依然让他感动。

Ông Đồng và đồng đội được phóng viên chiến trường chụp bức hình này trong chiến tranh với Khmer đỏ b
董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在西南边境的一场战斗中。图片来源:NVCC

多年来,他用诗句记录着这些回忆。他自豪地写信给父亲:“我融入旋风/摧毁春禄-长奔地带/越过边和解放西贡……”在《枪支转让》一文中。

他很苦恼:“我从战场归来/旧路已铺上柏油/地址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掌心/你如今在哪里?”在文章“地址线”中。

他写道“让我的灵魂与香烟融为一体/热泪盈眶地想着我的祖先……/看看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奔泰/当年桐城的镰刀锤旗就在这里/枪戟出鞘,鼓声催动,旗帜飘扬……”在瞻仰演州县30-31时期烈士时……

Ông Đồng (thứ 3 từ trái sang) tham gia Chiến dịch Hồ Chí Minh 1975
董先生(左三)参加了1975年的胡志明战役。图片来源:NVCC

多年青春岁月奉献于战场后,董先生重归故里,带回的,不仅仅是战争的痛苦与辉煌,还有生死之间脆弱的界限,以及抉择时的执念……看着战友们用青春换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这位富田军人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厚。他选择了一种尊重而平和的人生态度……

“普通士兵”

《普通士兵》是抗战老兵高德同的诗集,由义安出版社出版。高德同先生一生,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都选择了以军人的身份生活:“作为一名士兵 - 日常生活中仍是一名士兵 / 胡伯伯的子孙后代到处都一样……”。

Cựu chiến binh Cao Đức Đồng và tập thơ Lính đời thường Ảnh Diệp Thanh
老兵高德同与诗集《普通士兵》。摄影:叶青

高德同先生退伍回乡工作后,曾是政府骨干,是一位典型的市民,对家乡,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他作曲、导演、演唱能力出众,创作了许多歌颂祖国、弘扬爱国情怀、鼓舞建国精神的歌曲……他作品中民歌的韵味和温柔真挚的情感,很容易触动听众的情感。他经验丰富、细致入微、富有创造力,他导演的节目和舞台表演都令人赏心悦目,深受大家喜爱。他也是带动当地体育发展的先锋人物,率先指导社团成员进行体育训练。

他的妻子——一位他深爱并引以为豪的老师——去世前,他们曾一起在多个舞台上演出,并在省级歌唱节上斩获大大小小的奖项。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他和其他和平老兵们渴望加入并贡献力量的“前线”。

Những kỷ niệm đẹp trên mặt trận văn hoá của cựu chiến binh Cao Đức Đồng
高德同老兵在文化战线上的美好回忆。图片来源:NVCC

八十岁高龄的老兵高德同独自一人住在1A国道旁一栋简朴的四层楼房里。“我保持着每天早上散步、下午骑自行车的习惯,既锻炼身体,也享受乐趣——很高兴每天都能见到新朋友,很高兴生活在自己的祖国,看着祖国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也很高兴能做饭、打扫房间、照顾好自己。孩子们都长大了,住在我附近,这也是一种享受。如今我八十岁了,身体已经没有力气再参加文化艺术活动了,所以我选择待在家里,听人家的吩咐创作。”高德同先生坦言。

演州镇党委书记阮氏文侨女士评价老干部高德同:“高德同是本镇德高望重的老人之一,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退休后,他为地方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本镇老干部协会、老年协会和诗歌协会的核心成员。他为人公正、谦逊,品行端正,对所分配的任务始终严格负责,始终为全镇人民的共同利益着想,愿意承担损失。此外,高德同还通过自身影响力,为本镇的各项活动做出了许多贡献。”群众动员工作地方在运动和组织活动中的贡献……无论在哪个时代、在哪个战线上,他始终是一位可敬的战士,对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启发和激励。”

Căn nhà nhỏ của ông Đồng có nhiều tấm hình kỷ niệm thời lính Ảnh Diệp Thanh
董先生的小房子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他当兵时的纪念照片。摄影:叶青

送别那位老兵时,我始终记得高德同先生《普通士兵》一文的最后一段话:

“……老兵继续更新

依然怀揣着对祖国的沉重心情

仍然对所有日常工作充满热情...”。

他就是这样生活着,快乐而又奉献,作为一名军人的骄傲。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一位曾见过将军的士兵的愿望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