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市努力解决乞丐问题
(Baonghean.vn)——曾到岘港学习,然后建立了一个单独的项目来解决无家可归的乞丐问题,但12年后,乞丐仍然包围着荣市的街道。
区政府和公社当局对此漠不关心。
三月初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在荣市市场前的路口,看到三个乞丐的身影出现。他们一出现,便迅速散开,各自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坐在潘廷凤街到路口的红绿灯下;另一个人则坐在街上,背靠着光忠街拐角处的隔离带,悠闲地走在马路上;另一个人则坐在对面。更何况,还有一个人坐在200米外荣市市场大厅前。似乎在这里,位置被清晰地划分成了“地盘”,谁也不敢抢占谁的位置,哪怕谁先到。
“他们很早就开始工作了。他们不是刚到。他们刚从荣市的批发市场过来乞讨,”一位在路边缝鞋的老妇人说道。“他们挣的钱很多。我们整天辛苦工作,但挣的钱比不上他们那点儿钱,”这位老妇人补充道。
![]() |
黎鸿峰街尽头的乞讨。图片:Tien Hung |
与此同时,我们抵达了阮风色街、黎鸿风街、黎宁街、张氏街和武元贤街之间的环形交叉路口。这里也有4名乞丐在乞讨。其中,两人占据了阮风色街红灯脚下的“黄金位置”。其余两人则在黎鸿风街红灯区内各占一席之地。等待红灯亮起,这些人迅速穿梭于停在路中间的车辆之间,脱下帽子乞讨。过了早高峰,车辆逐渐减少,他们开始掏出钱来数钱。有些人则悠闲地拿出智能手机自娱自乐。他们在这里活动的上午,甚至多次当场上厕所,让不少路人感到尴尬。
“有时候当局会来检查,把他们赶走。但把他们从一个地方赶走后,他们又去了另一个地方。第二天他们又出现,继续要钱。有一次我们看到,检查结束后,第二天的人比前一天还多,”一位经常在这里停车的出租车司机说道。
![]() |
3月6日下午,一名乞丐站在洪山坊陈富街。然而,坊长确认“没有乞丐”。图片:田雄 |
同样,在三角路口、阮文居街与阮诗萨街交叉口、黎鸿风街交叉口、范廷托街与黎宁大街交叉口等地段,乞丐也屡见不鲜。针对这一情况,2月24日,《义安报》刊登了一篇报道,揭露了荣市街头乞丐泛滥的现象。荣市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泰清河承认,近期乞丐数量有所增加,并表示该部门将成立工作组处理这一问题。
2月27日,荣市劳动荣军与社会厅还向各坊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和荣市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下发了关于加强指导解决该地区无家可归者乞讨食物和钱财问题的文件。文件指出,为解决该地区无家可归者乞讨食物和钱财问题,荣市过去已下发多项指导文件。但经监测,一些坊乡尚未有效落实指导文件。宣传、巡查和检查工作尚未定期开展。主要是仅采取了将人员驱逐出该地区的措施。走访、核实情况、联系亲属、分类处理人员、配合相关机关单位妥善处理的工作仍然很少。此外,许多坊乡没有定期报告执行情况。
文件指出:“为落实荣市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劳动荣军与社会部要求各坊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和荣市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严格执行市指示文件,加强指导,采取同步有效的措施,解决该地区无家可归者乞讨食物和钱财的情况。每月25日前向劳动荣军与社会部报告执行情况,并汇总后上报市人民委员会。”
对于目前乞讨现象频发的地区,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建议各坊人民委员会主席加强对职能力量的指导,定期巡查、筛查、发现、接近乞讨对象,做好登记,组织核实情况,寻找亲属、永久住所,确定乞讨对象的家乡,根据荣市人民委员会2022年7月起的文件指示,制定最终处置方案。牵头配合劳动荣军与社会部,组织、引导和移交地址不明的乞讨者到省内社会保护机构。
![]() |
两名乞丐坐在阮风色街上。图片来源:Tien Hung |
《绑架与遗弃磁盘》
尽管荣市已成立工作组并下发文件敦促各区领导,但据记者了解,荣市街头乞讨的情况近来并未减少。“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必须承认,过去采取的措施就像‘绑架然后扔掉盘子’一样,收效甚微。”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副部长阮玉阳先生说道。阮先生刚刚被任命为该地区处理乞讨问题的工作组组长。
杨先生表示,按照程序,接到乞讨人员举报后,工作组会前往现场进行核实。如果该区域属于某个区,就会召集该区职能部门。然后,他们会开始核实每个人的身份。一旦确定了乞讨人员的住所和亲属,区政府将负责派车将乞讨人员接回家,交由其家人和当地政府管理。同时,乞讨人员的家人、亲属和监护人需要签署承诺书,承诺不再让他们继续流浪,成为无家可归者,并经当地政府确认。
如果无法确定居住地,或确定居住地但无人负责照顾,则需要与劳动、伤残军人和社会事务部协调,准备一份申请进入社会救助机构的档案。但这只是理论上的。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家人,我们多次把他们带回家,要求他们做出承诺,但第二天他们仍然在荣市街头看到他们。荣市的乞丐大多来自外地,所以我们无法指示地方当局监视他们,阻止他们继续四处流浪,”阮玉阳先生说。
![]() |
一位在荣市街头乞讨多年的妇女。图片来源:Tien Hung |
据杨先生介绍,对于无法确定居住地或无人负责照顾的乞讨者,当局会进行登记,并将他们送往社会救助中心。“我们也送了不少人去那里。但这些中心并不负责终身照顾他们,只是暂时收留他们。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送回家乡,然后回到荣市乞讨。还有一些人被送到那里几天后就逃跑,继续乞讨。”杨先生说。
3月6日下午,我们还与洪山坊人民委员会主席Tu Trong Hai先生一起前往乞讨者最多的坊,尤其是在荣市市场和十字路口。不过,Tu Trong Hai先生确认,坊里已经很久没有乞讨者了。“如果有乞讨者,我们会立即赶来处理。” Hai先生说道。与此同时,我们在荣市市场大门前的十字路口记录到3名乞讨者。其中2人站在洪山坊陈富街拐角处,1人在光忠坊光忠街拐角处乞讨。
十多年前,荣市曾派工作组前往岘港学习当地解决乞讨问题的模式。2011年,荣市出台了“解决城市无家可归乞讨者问题”项目,其中斥资25亿越南盾建造了一座专门接待乞讨者的“社区之家”。工地位于戒毒所内,两者需通过同一道门。2012年底,该项目竣工。然而,竣工后不久,社区之家就因无法接待乞讨者和无家可归者而被迫关闭。荣市解决无家可归乞讨问题的项目就此“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