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罗勒——肉桂土地上的新模式
桂风县的农民种植罗勒,进口给企业,用作制药加工的原料。这是一种可以广泛复制的新模式。

前风乡芳仙二村农民协会主席光文贵先生,一直是地方运动的先锋,尤其在发展家庭经济方面。去年7月,在农民协会的支持下,他实施了2000平方米的罗勒种植模式。2在自家花园里。到目前为止,经过两个多月的照料,这棵树已经可以收获了。
他说:“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公社农民协会提供了种子、氮磷钾肥料,并提供了种植和养护技术指导。在养护过程中,罗勒表现出耐旱、无需大量浇水、喜高地、无病虫害等特性,适合许多家庭种植。”

“现在罗勒已经到了可以采摘的阶段,但由于天气不好,我得等几天,等天气晴朗的时候再采摘,公司会当场收购。按照公司的指示,采摘罗勒的方法是将植株切成两半,取上半部分卖给公司,下半部分连根留着,继续照料,让它生长。这样一茬可以收获三次,之后再重新种植。”光文贵分享道。

前锋乡农会主席梁文河先生表示:“农会之所以实施罗勒种植模式,是因为归合县有一家药材加工企业合作种植罗勒,作为原料。” 近期,农会将在前锋二村梁文贵先生家实施两个模式,在纳章安置村实施一个模式,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2。
评估显示,种植户种植和养护得当,罗勒长势均匀,产量较高。9月中旬即可收获。

梁文河先生表示:“该模式的首次实施表明,罗勒易于在高山上种植,生长周期短,仅需两个月即可收获。公社农民协会意识到,这种作物不需要太多投资,任何家庭都可以种植,因此将扩大种植面积,以满足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Luong Van Ha 先生也刚刚表示,在最近的暴风雨过后,该企业以每公斤 3,000 越南盾的价格收购了 1 亿2每年,人们能收获70到80公斤。然而,下一季的产量会更高,因为人们采用水平砍伐的方式收割,这样剩下的根系会长出更多新芽。与Tien Phong公社同时,Chau Kim公社的农民协会也实施了罗勒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800平方米。2。
桂风县农民协会主席麦克文图先生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在自家菜园种植罗勒,将其作为香料蔬菜,少量出售给餐馆和小餐馆,价格不高。然而,当企业签订种植和消费合同时,罗勒才真正成为一种商品,为人们创造收入。如果企业以合理的长期价格收购,该县农民协会将指导各乡镇农民协会扩大种植面积,以充分利用农户的现有土地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