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义安省的假僧侣村

天鸿 DNUM_BIZADZCACE 07:30

(Baonghean.vn)——近 20 年前,义同乡(Tan Ky)的一个村庄被人们戏称为“假僧村”,因为村里的人互相模仿,假扮僧侣,四处乞讨钱财和施舍。

开车练习

三月中旬,在接到岘港警方刚刚破获一伙来自同乡义同乡(Tan Ky)的人冒充僧人乞讨的消息后,我们决定重返这片乡村。因为提起义同,人们早已想起“假僧村”这个名字,而这个名字在义同乡里并不引以为豪。然而,多年过去了,我们觉得这个职业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义同是越南中部一个贫困的公社,坐落在孝河沿岸,距离荣市一百多公里。当我们向公社领导展示最近被发现的三个假扮僧侣乞讨者的照片和姓名时,他们并不感到惊讶。“他们总是被发现。一旦在一个省份被发现,他们就会搬到另一个省份继续行乞。我们知道这一点,但我们无法禁止,我们已经宣传了很多次,但我们仍然放弃了,”这位公社官员笑着说。

我们提到的这三人都是义同乡的户籍居民。2月底,他们剃光头,驾车从义安前往岘港。在那里,三人穿上僧袍,携带多张假僧证,四处走访当地的佛寺和商家,乞讨钱财。“这三人开着车,出示了假僧证。他们说在岘港把钱都丢了,所以要钱买汽油回家。”岘港一家佛寺的住持说道。

bna-su1-7621.jpg
三名假僧侣中的两人刚刚被带到岘港警察局接受问询。图片来源:CACC

2月29日上午,该团伙接到民众举报,出现在灵应农诺寺(五行山县)。警方与五行山县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协调,将三人带至寺院进行盘问,并收缴了僧袍和伪造证件。该团伙承认曾冒充僧人索要钱财。此前,该团伙已前往南方多个省市,使用同样的伎俩,冒充僧人行骗。

其中,42岁的VDN据说是“资深”僧侣。这位僧侣的房子位于10号村尽头的路边,与邻居家相比显得相当宽敞。“他没出家,只是出去谋生。春节期间,他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整天唱卡拉OK。他又被发现了吗?”一位年长的邻居在我们提到N时似乎并不感到惊讶。

据此人称,N. 结婚已久,妻子目前在国外工作;至于他本人,行踪神秘,很少在家。孩子们经常被送到祖父母家。每次回乡,N. 都从不承认自己是假扮乞讨的僧人,但街坊邻居都知道。“他做这份工作很久了,只是羞于承认。每次回乡,他都会把行脚用的僧衣藏起来,”这位邻居补充道。

bna-su3-5555.jpg
一名男子在警察局假扮僧人。图片来源:CACC

假僧侣职业的“资本”

离开N家后,我们去了义同乡五村,这里被认为是“假和尚之都”。“以前这里有很多假和尚,但现在由于劳务输出,做这种工作的人少了,”担任五村村长20多年的黄文利先生说。

据雷先生介绍,过去由于极度贫困,村里的人纷纷涌向南方当佣工。在这里,人们互相学习,假扮和尚卖香、乞讨、化缘。大约20年前,这种情况开始盛行。“近年来,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不再工作了。有些人让孩子出国打工,但等他们有了钱,就放弃了。”雷先生补充道。

黎先生也无法估计全村到底有多少人从事这项工作。他只知道偶尔看报纸时,看到村里有人被发现。“没人敢承认从事这项工作,所以都是民间的谣言。他们总是说这个人、那个人在假扮和尚。除非被警方发现,否则我们无法核实。”黎先生说。

bna-su4-7217.jpg
5号村中心的道路空无一人。大多数适龄劳动者都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图片:田洪

离Loi先生家不远,是52岁的TVL先生的店铺。L先生和他的妻子是假和尚界的“资深人士”,几年前才“退休”。L先生费了好大劲才同意讲述他的职业经历。

“如果不是警察发现并登报,根本没人知道我和我丈夫在做这份工作。”L先生笑着说。近20年前,L先生和妻子决定去南方打工。在异乡,他偶然遇到一位假扮和尚的同乡,在外乞讨。打听后,L先生和妻子得知这份工作赚钱容易,也不费力,便立即辞去了公司的工作。

仅凭几十万,夫妻俩就通过老乡的介绍,轻而易举地弄到了两套僧衣和一些假证件。L先生随后去一家店铺剃了头,妻子则盘起高髻,用头巾盖住。从此,他们便辗转于南方各省谋生。“我们只会去一些商铺,或者敲大户人家的门要钱。有时我们会在城里买些香,然后高价卖掉。有时我们会以修建佛塔为借口……”L先生说。由于害怕结识熟人,夫妻俩很少去人多的城市修行,而是经常去遥远的西南地区乡下。春节期间,L先生通常会早早出门,等头发长好再回老家,以免引起人们的怀疑。

“大家都以为我们是工人。所以每次回家,我们都会把工具藏起来,”L先生补充道。“如果晚上工作太多,迟早会遇到鬼。”几年前,他和妻子在南部一个省份被警方发现,并被驱逐出境。之后,他和妻子决定“退休”,用多年打工攒下的钱回家乡做生意。

据L先生称,义同仍有许多人选择这一职业谋生。他们的行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察觉。问题是,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也没有人承认他们假扮僧侣谋生。

bna-su5-7632.jpg
义同乡(新记)一处假和尚的住所。摄影:Tien Hung

认可的迹象

越南佛教僧伽中央文化委员会主席、乂安省佛教僧伽执委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释寿乐大和尚表示,多年来,假僧侣猖獗的现象一直是佛教界关注的焦点,影响了佛教的声誉。“到目前为止,整个新岐县还没有建一座佛塔。因此,出家僧人寥寥无几。”释寿乐大和尚说道。

释氏尊者认为,其实很容易辨认假僧人。在北方,尤其是在义安省,没有僧人化缘。佛教中,只有南传和南部各府的托钵僧会化缘(身着黄色或深黄色僧袍);而北传的僧尼则不化缘。

所以,凡是穿着北传佛教僧衣,也就是袈裟(黄色、蓝色或棕色)化缘的“僧人”,以及用头巾蒙头的“尼姑”,都是假僧人。更何况,当教会正式发布暂时停止化缘活动的命令时,凡是去化缘的人都可以算作假僧人。合法的化缘不收钱财,只收一顿饭的饭菜。所以,化缘后又收钱的人都是非法的。这是辨别假僧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更注重要钱财,而不是要食物和水。

bna-su2-9552.jpg
一名来自义同乡的女子在琼吕县被发现假扮僧人乞讨。据释寿乐法师称,像这样蒙着头巾乞讨的“尼姑”都是假僧人。图片:NDCC

另外,化缘的正确时间是早上,中午12点前结束。中午12点后到晚上还继续化缘的人是违法的,是假和尚。真正的化缘者行为举止端正,遵守僧人的礼仪,例如:慢步慢行;不左顾右盼,只低头看地面;不祈求任何东西;不摇铃、敲木鱼、大声诵经以引起注意;绝对不进入施主家,只在门外站着(等候片刻,若施舍不到,必须立即前往另一家)……

“没有僧人在街上卖香。如果他们卖香,也只能在寺庙的文化用品区卖,不能在街上卖。”释寿乐法师说道。他还表示,当局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认识,并严厉处理假僧人问题。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回到义安省的假僧侣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