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成功试验并生产非洲猪瘟疫苗。
健康母猪接种疫苗后,与感染猪生活在一起,两个多月后,母猪依然健康,并产下仔猪。
7月2日上午,在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组织的“利用疫苗和生物制品防治非洲猪瘟的解决方案”会议上,越南农业科学院院长阮氏兰教授表示,越南科学家已分离出用于生产非洲猪瘟疫苗的PAM细胞,并正在研究大规模繁殖病毒。
阮氏兰教授报告初步研究成果。图片:同定。 |
四个月前,该院启动了预防非洲猪瘟的四种疫苗的研制,包括灭活疫苗(已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传统减毒疫苗(已采用病毒株构建技术,正在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天然减毒疫苗(筛选选育天然毒株)、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的疫苗(正在研究中)。
利用灭活疫苗,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并筛选出多株病毒株,筛选出疫苗生产环境,并鉴定出强毒株用于评估疫苗质量。“在小规模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结果良好。”兰教授说。
研究小组在越南农业科学院动物养殖区和郑武贞先生(兴安省)的田间养殖设施进行了试验。4月18日起对14头母猪进行试验性注射,5月12日进行第二次注射。8周后,13头母猪仍然健康状况正常,采食良好,产仔,1头母猪在第一次注射后死于猪瘟。
对健康猪进行检测,并与病猪饲养在一起,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猪没有被感染。
河内当局演练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图片:玉清。 |
从实验结果来看,兰女士肯定该疫苗是安全的,对接种疫苗的猪具有较高的保护作用。但由于研发和测试时间较短,很多实验被缩短了,因此兰女士认为疫苗需要进行大规模、重复的研究,增加更多实验来优化疫苗的配方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研制出其他更优的疫苗。
“农业农村发展部需要紧急拨付资金用于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组织帮助研究院对所生产的疫苗进行质量评估,以便尽快投入生产。”兰教授建议道。
会上,来自企业的多个科研团队代表还介绍了研制应用于畜牧养殖、助力非洲猪瘟防治的疫苗和生物制品的初步成果。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阮春强表示,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指示各专门机构与越南农业科学院协作,尽快制定适合越南特殊国情的疫苗检测和检验流程。部长还指示,我们不应主观臆断已取得的成果,而应以最具创造性的方式加快步伐,尽快将疫苗推向市场。
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已经从减毒病毒株中研究并生产了7种非洲猪瘟疫苗(并进行了有效性评估)。然而,由于生产成本高昂,这些疫苗的商业化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非洲猪瘟的预防一直未能在猪场实施。每当病原体传播时,采取的措施就是销毁猪群。
D非洲猪瘟疫情4个多月前在越南出现,并迅速蔓延至全国60多个省市。300万头猪被感染疫情尚未显示出任何减弱的迹象,并有继续蔓延至其余省份,特别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