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地方政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第二部分:抗洪抢险中的支持
在严峻的自然灾害挑战面前,中央领导和义安省领导跨过森林和溪流,深入洪涝灾害现场指挥、鼓舞,与两级政府系统一道紧急战胜2025年7月历史性洪灾后果的形象,成为巨大的精神支柱,传递出一个一致的信息:不抛弃任何人。


政治记者团 - 党建• 2025年8月17日
在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下,中央领导和义安省领导跨过森林和溪流深入洪涝灾害现场指挥、鼓励,与地方两级政府系统一道紧急战胜2025年7月历史性洪灾后果的形象,成为巨大的精神支柱,传递出一个一致的信息:不抛弃任何人。

洪水肆虐的日子里,乂安省边境各村庄被泥水淹没,孤立无援,损失惨重。这时,直升机拨开云雾,为偏远地区运送救援物资的画面,中央和乂安省领导涉过溪水、森林,深入洪水腹地的脚步,深深地印在了乂安省西部人民的心中。
在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美里乡香潭村,副总理胡德福转达了苏林总书记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慰问,强调关心和支持人民是重中之重:“请大家放心,党和国家永远在你们身边!”

此前,7月23日和24日,政府副总理梅文政也亲临义安省西部洪涝灾区,连夜驻守灾区,视察灾情,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慰问灾民,向灾民发放慰问品……这些也充分体现了“心连心、心连心”的精神。
在国家繁忙的工作中,各位副总理紧急出差,直接来到义安省西部灾区,鼓励人民,指示职能部门迅速支援抗洪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一贯精神:在困难时期,不抛弃任何人。

这种密切的联系不仅给受灾地区人民在遭受损失后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和信心,而且成为整个义安省政治体系,特别是受灾乡镇在两级地方政府运行初期面临巨大挑战时的巨大精神支持。
从3号风暴仍在东海肆虐,直至洪水袭击义安省西部地区,义安省领导始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让任何一分钟阻碍他们的方向。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派出工作组,由省领导带队的工作组不畏艰难,直奔关键要地。

洪水肆虐的日子里,美里、仁梅、芒底、祥阳等乡的人民……迎来了省委书记阮德忠,省委常务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黄义孝,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省委副书记、乂安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武氏明生……以及各厅、部门、行业领导的泥泞脚步。他们克服泥泞的道路、湿滑的弯道、摇摇欲坠的便桥……走近人民,亲眼看看、亲耳听听基层的情况。
有几个下午,雨水骤降,河水泛白,路面大片被冲蚀。但工作组依然前行,攀附悬崖峭壁,趟过暴涨的溪水。每到一个目的地,都伴随着一次热情的交谈、一次紧紧的握手,以及对奋力抗洪的官兵和人民的真挚鼓励。
.jpg)

省领导不仅慰问慰问,还直接下达果断命令,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方案。每一次及时的决策都帮助救灾力量快速有效部署,逐步克服灾害损失,迅速稳定了群众生活。
洪涝灾害期间,省领导常态化深入基层、切实行动起来,成为坚实的精神支撑。省领导亲临灾区,不仅给广大干部群众增添了更多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对党委、政府在危难时刻领导有方、管控有力、责任担当的信心。


省委书记阮德忠在与政府副总理胡德福的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央到地方,3号暴风雨防控指示执行顺利、坚决,彻底贯彻落实‘不主观’精神。得益于此,义安省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这一评估不仅源于紧急救灾行动,也体现了中央、省级和基层各级协调的顺畅和及时。这为地方,尤其是基层,在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时期,克服挑战、坚定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7月24日下午,在国家民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导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范明政对乂安省山区乡人民因3号风暴和风暴环流造成该省有史以来最严重洪灾而遭受巨大损失和财产损失表示深切同情。
2025年8月2日至4日,越南政府副总理胡德福签署决定,从中央预算储备中拨出总额为3000亿越南盾的资金,为乂安省提供紧急援助,以克服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

在地理地图上,仁迈只是乂安边境地区的一个小点,隐藏在长山山脉的中部。然而,在2025年7月那场史无前例的洪水之后,仁迈这个名字突然成了全国伤痛的中心。那里的人们震惊不已,不禁发出痛苦的疑问:有多少人失去了家园?深山老林里,谁又饥又渴?谁不得不在寒冷的雨夜里,睡在防水布下?……
此前,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夜暴雨,仁迈乡21个村庄、1400多户居民就完全与世隔绝。连接仁迈乡与Tri Le、My Ly等周边地区的主要干道——16号国道也遭到严重侵蚀。信号中断、电力中断、交通瘫痪,仁迈几乎变成了一片“绿洲”。

.jpeg)


在帕穆特村,一位六十多岁的蒙族男子Xong Ba Dia先生静静地坐在一块空地前,那里曾是他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子。河边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他所有的家当都消失了,全家人不得不到邻居家避难。“一切都没了……大家都饿了,我们不知道吃什么,”他的声音嘶哑,淹没在雨声中。
迪亚先生一家的遭遇并非个例。整个帕穆特村有13户人家被洪水冲走,数十户人家的屋顶被掀翻,墙壁倒塌。全村人都空手而归。在凶猛的洪水中,西义村的村民们,那些如同铁木或森林深处的檀树般坚韧的人们,也只能无助地哭泣!
.jpg)
仁梅并非唯一受灾地区。整个义安省共有450栋房屋被冲走、倒塌或完全掩埋;超过5400栋房屋被洪水淹没,另有近1600栋房屋遭受山体滑坡影响……
面对这样的局面,乂安省领导明确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绝对不能让老百姓挨饿,不能让老百姓受天灾。无论村子多么偏僻,一个也不能少。”这不仅仅是行政命令,更是一份发自内心、责任担当的命令。
秉承这一精神,义安省立即启动了陆路、空路和水路三管齐下的后勤保障计划,为偏远地区提供物资。省领导向国防部发出紧急请求;随后,北方直升机公司和916团的两架直升机立即起飞,携带数十吨救援物资,帮助机组人员抵达芒盛、芒迪、仁梅、美里和北里五个乡的救灾点。




在紧急救灾工作的同时,义安省还同步部署重点工作小组,以尽快恢复人民生活,践行“水退则有道”的理念。本着这一精神,全省动员一切力量,清理灾后环境,收集垃圾,进行消毒,预防疫情;紧急恢复交通、电力、通讯、学校和医疗机构;尤其注重帮助群众恢复生产。
七月底八月初,在西义安省的道路上和村庄里,随处可见胡伯伯的部队官兵的身影,他们来自第四军区、省军区、边防部队、省公安部队,还有团员、乡干部以及省内外许多组织和个人……他们顶着烈日,穿着脏衣服,挥汗如雨地打扫卫生,清理泥土,修缮房屋,疏通下水道,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这些默默无闻却又紧迫的任务,每天将受灾地区的生活重新连接起来。
.jpg)



省委书记阮德忠深知“家”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人民生活、信仰和希望的象征,他指示:最迟在2025年9月,必须安排土地,开工重建所有因洪水失去家园的家庭住房。这一决心已在“40天重建人民住房和学生学校”运动中得以实现。该运动由乂安省在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的支持下,与公安部配合实施,自2025年7月中旬开始。
2025年8月12日,在美里乡,公安部配合乂安省开展为期40天的争当高峰竞赛活动,为美里乡500栋民房和美里二小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




除了重建房屋外,义安省还下令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其中,交通运输是重中之重。连接偏远乡镇的主干道——16号国道正在修复中。7A号国道和一些遭受侵蚀和损坏的省级公路也列入了紧急修复名单。
洪水已退去,但严重的后果仍在义安省西部地区持续。在岩石碎裂、屋顶坍塌的混乱局面中,当局、职能部门、民众和慈善家们仍在夜以继日地重建房屋、学校、清理道路……在中央政府的及时指示、省级领导的坚决果断、地方政府的密切监督以及人民的团结一致下……大森林中的村庄正在逐渐恢复生机。我们可以看到,在苦难中,人类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责任感,将痛苦转化为力量,帮助义安省在自然灾害后重新站起来,在各种挑战面前更加坚定。
.jpg)
为同步落实各项抗洪救灾措施,义安省决定从2025年预算储备中拨付2050亿越南盾,用于帮助受灾严重的35个乡。同时,还将从新增收入和节余资金中额外拨付2000亿越南盾,用于紧急整治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优先整治7A、16号国道和一些重要的省级公路。
该省还从中央预算中拨出3000亿越南盾用于支持四个特定领域:1120亿越南盾用于交通运输;1000亿越南盾用于农业和环境;其余用于修复学校和医疗站。
通过越南义安省祖国阵线委员会和省救灾委员会,截至8月7日,各组织和个人已捐款近1390亿越南盾,携手帮助人民战胜洪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