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地方政府:贴近人民,为人民服务——第二部分:抗洪救灾
在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下,中央领导和义安省领导跋山涉水深入灾区指挥鼓舞,与两级政府体制一道紧急克服2025年7月历史性洪灾后果的画面,成为巨大的精神支柱,重申了一个始终如一的信息:不抛弃任何人。


政治记者集团——政党建设• 2025年8月17日
在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下,中央领导和义安省领导跋山涉水深入灾区,指导和鼓励两级地方政府系统紧急克服2025年7月历史性洪灾后果的画面,成为了巨大的精神支柱,重申了一个始终如一的信息:不抛弃任何人。

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义安省边境地区的村庄被泥水淹没,与世隔绝,遭受损失,直升机穿过云雾,将救援物资运送到偏远地区的画面;以及中部和义安省领导人趟过溪流和森林,深入洪水中心的身影,深深地烙印在义安西部人民的心中。
在川潭村(美里乡),泥石流肆虐,副总理胡德福转达了苏林总书记和党国领导人的慰问,并强调关心和支持人民是头等大事:“请放心,党国永远与你们同在!”

此前,7月23日和24日,副总理梅文征也曾亲临义安省西部洪灾地区,彻夜守候,视察灾情,指挥应急救援,慰问民众并分发援助物资……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贴近人民,深入灾区”的精神。
在全国繁忙的工作中,副总理们紧急出访义安省西部自然灾害中心,亲临现场,鼓舞民心,并指挥各职能部门迅速支援抗洪救灾,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贯秉持的精神:患难见真情,不抛弃任何人。

这种密切的关怀不仅给了受灾地区人民力量和信心,让他们在遭受损失后重新站起来,而且在两级地方政府运作初期面临巨大挑战时,也为义安省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受洪水影响的乡镇,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持。
从3号台风在东海肆虐到洪水袭击义安省西部地区,义安省领导层始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脚踏实地,不让任何干扰影响工作。紧急会议连夜召开,工作组迅速组建,省领导亲自率领的工作组迎难而上,直击要害。

洪水肆虐期间,美里、仁梅、芒亭、祥阳等乡的民众……热情迎接了义安省委书记阮德忠、省委常务副书记兼省人民议会主席黄义孝、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议会主席黎鸿荣、省委副书记兼义安省祖国阵线主席武氏明生……以及各部门、分支机构、行业领导的脚步。他们克服泥泞的道路、湿滑的弯道和摇摇欲坠的临时桥梁……来到群众中间,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基层民众的疾苦。
有些午后,暴雨骤然而至,河水泛白,道路两旁大片土地被冲毁。但救援队伍依然奋力前行,他们紧紧抓住悬崖,趟过汹涌的溪流。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与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官兵和民众亲切交谈,握手致意,并送上真挚的鼓励。
.jpg)

省级领导不仅表达了慰问,还直接下达了果断指令,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时间节点调整应对方案。每一个及时的决策都帮助救援力量迅速有效地部署到位,逐步控制了灾情,并很快恢复了人民的生活。
在洪灾期间,省级领导经常亲临基层,采取切实行动,给予了基层群众坚实的精神支持。省级领导出现在灾区,不仅鼓舞了干部和群众,也增强了他们对党政领导、密切管理和责任担当的信心。


在与副总理胡德福的工作会议上,义安省委书记阮德忠强调:中央到地方三号防灾防灾指导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彻底贯彻了“不主观”精神。正因如此,义安省才能积极应对,将损失降至最低。
这一评估不仅源于一次紧急灾害应对行动,也证明了中央、省、乡级政府之间协调顺畅及时。这一因素为地方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在初期推行尚属新兴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克服挑战,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2025年7月24日下午,在全国民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导委员会主席、总理范明征对义安省山区公社人民因3号风暴和风暴环流引发的该省有史以来最大洪水而遭受的巨大损失和财产损失表示深切同情。
2025年8月2日和4日,越南副总理胡德福签署决定,从中央预算储备中拨款3000亿越南盾,为义安省提供紧急援助,以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地理地图上,仁梅只是义安省边境地区的一个小点,隐匿在长山山脉之中。然而,2025年7月那场历史性的洪水过后,仁梅这个名字突然成为全国的痛点。人们震惊不已,纷纷发出痛苦的疑问:有多少人失去了家园?有多少人在密林深处忍饥挨饿?有多少人只能在寒冷的雨夜里睡在简易的防水布下?
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夜暴雨,就导致仁迈乡21个村庄、1400多户人家全部与外界隔绝。连接仁迈乡与邻近地区(如智乐乡和美里乡)的主要干道16号国道严重损毁。信号中断、电力中断、交通瘫痪,仁迈乡几乎变成了一片“绿洲”。

.jpeg)


在帕穆特村,一位名叫Xong Ba Dia的六十多岁的苗族男子静静地坐在空地上,这里曾经是他们家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子。河边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他所有的家当都化为乌有,全家人不得不投奔邻居。“一切都没了……大家都饿着肚子,不知道吃什么,”他的声音沙哑,淹没在雨声中。
迪亚先生一家遭遇的困境并非个例。整个帕穆特村有13栋房屋被洪水冲走,另有数十栋房屋屋顶被掀翻,墙壁坍塌。整个村庄几乎一无所有。在这场猛烈的洪水中,像森林深处的铁木或陶树一样坚韧的泰义人,也只能发出无助的呼喊!
.jpg)
而且,仁迈并非唯一受灾地区。整个义安省共有450栋房屋被洪水冲走、倒塌或完全掩埋;超过5400栋房屋被洪水严重淹没,另有近1600栋房屋受到山体滑坡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义安省领导人明确传达了信息:“绝不让任何人挨饿受冻。无论村庄多么偏远,都不能落下任何人。”这不仅是行政指令,更是发自内心的命令和责任。
秉持着这种精神,义安省立即启动了三管齐下的后勤保障计划:通过公路、航空和水路向偏远地区运送物资。省领导向国防部发出紧急请求;随后,北方直升机公司和916团的两架直升机立即起飞,运送数十吨救援物资,帮助救援人员抵达芒森、芒蒂、仁迈、美里和北里五个乡的救援点。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义安省秉持“水退了就有办法”的理念,同步部署了多个重点工作组,力求尽快恢复民众生活正常化。本着这一精神,全省动员各界力量开展灾后环境清理、垃圾收集、消毒、防疫工作;紧急恢复交通、电力、通讯、学校和医疗站的正常运转;尤其注重支持民众恢复生产。
七月下旬至八月初,在义安省西部的道路和村庄里,随处可见胡志明主席第四军区、省军区、边防部队、省警察部队的官兵,以及青年团成员、乡级官员和省内外众多组织及个人的身影……他们顶着烈日,衣衫褴褛,汗流浃背地清理、卸下淤泥、修缮房屋、疏通下水道,帮助灾民渡过难关。这些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建着洪灾地区的生活。
.jpg)



鉴于“家”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人民生计、信仰和希望的象征,义安省委书记阮德忠指示:最迟于2025年9月,必须安排土地并开始重建所有因洪水失去家园的家庭的房屋。为落实这一决心,义安省与公安部协调开展了“40天重建民居、重建校舍”行动,并在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的支持下,于2025年7月中旬启动。
2025年8月12日,公安部与义安省在美里乡联合开展了为期40天的昼夜高峰模拟活动,为美里乡建造500套住房和美里第二少数民族寄宿小学。




在重建房屋的同时,义安省还指示确保基本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其中,交通运输是重中之重。连接偏远乡镇的主要道路——16号国道正在进行修复。此外,7A号国道以及一些路况恶劣、侵蚀严重的省级公路也亟待修缮。
洪水虽已退去,但义安西部地区仍饱受灾情之苦。在乱石嶙峋、房屋坍塌的废墟中,政府部门、各级力量、民众和爱心人士日夜奋战,重建房屋、学校,清理道路……在中央政府的及时指导、省领导的坚定决心、地方政府的密切监督和人民的团结互助下……大森林中的村庄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我们可以看到,在逆境中,人类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将苦难化为力量,帮助义安在灾后重建中站稳脚跟,更加坚定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jpg)
为同步落实各项防洪措施,义安省决定从省财政预算储备中拨出2050亿越南盾,用于援助35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同时,还将从新增财政收入和储蓄中额外拨出2000亿越南盾,用于紧急修缮交通基础设施,优先修缮7A国道、16国道以及部分重要的省级公路。
该省还从中央预算中拨款 3000 亿越南盾,用于 4 个特定领域:1120 亿越南盾用于交通运输;1000 亿越南盾用于农业和环境;其余部分用于修缮学校和医疗站。
截至8月7日,通过义安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和省救济委员会,各组织和个人已捐款近1390亿越南盾,携手帮助人们克服洪灾的影响。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