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地方政府:贴近人民、为民服务——第四部分:从第一天和第一个月起就采取果断行动
正式运行一个月后,可以说,义安省两级地方政府已经清楚地展现了如何应对新要求:直奔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及时解决具体障碍,深入基层。


政治记者团-党建• 2025 年 8 月 17 日
正式运行一个月以来,义安省两级地方政府可以说清晰地展现了应对新要求的作风:直奔民生所需,迅速解决基层具体问题。从办理土地划拨手续、支持蒲玛核心区丹莱族群众住房、治理污染、恢复城市秩序、整顿旅游服务等,到解决人员和设施“过剩—短缺”问题,无不体现了紧迫感,不拖延工作,真正为民服务。
.png)
两级地方政府正式运行四天后,7月5日上午,在布玛林区蒙山乡邦村的一间茅草屋里,黎文清先生(丹莱人,现年90多岁)难掩心中的焦躁。从清晨起,他就坐在门边,目光望向邦村世世代代留下足迹的红土路。听到远处传来汽车声,村里的老人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走到巷子里,双腿颤抖,双手颤抖,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仿佛一个即将收到礼物的孩子……




当省委代表团来到他家时,Thanh先生激动不已,欣喜地从省委副书记、乂安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乂安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武氏明生同志手中接过土地使用证。这是他一生中从未想过的财富。握着省委副书记的手,Thanh先生哽咽着说:“感谢党,感谢国家……我家人,包括整个丹莱村,从未想过会有今天。我们有土地,有房子,将来子孙后代有衣食住行……”
这份喜悦不仅属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也代表着整个族群的心声。他们曾经静静地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以“坐睡习俗”闻名,以躲避野兽。如今,他们有了名字,获得了居住用地的所有权,开启了新的篇章:安居乐业,满怀希望!

义安省正在实施拆除临时房屋和危房的计划,力争在2025年7月31日前完成。然而,截至3月中旬,蒙山乡(原昆强县)溪邦村和古发村的240多户丹莱族家庭仍未列入援助名单,原因是他们的住宅用地位于布玛国家公园的核心区——该地自1995年起已划归布玛国家公园管理,因此无法向他们发放土地使用证。同时,96.7%的丹莱族家庭属于贫困家庭,其中72户需要新建或修缮房屋,但所有援助都面临法律障碍。
实地考察后,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指示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紧急解决问题。省土地登记办公室工作组深入村庄,与村民一起生活了一周,测量并完成了相关文件。7月5日,两级地方政府成立不到一周,新的孟山乡(由原陆多乡和原孟山乡合并而成)就完成了土地分配和住房补助手续。455本“红皮书”顺利交付,丹莱族人民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有地、有房、有权当家作主。

孟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范孟雄表示:“确定这个任务很重要,要让丹莱人民有条件安居乐业、脱贫致富,所以虽然合并和筹备新机构的工作很繁琐,但我们还是要与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密切配合,优先为人民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永富坊(由原荣市四个行政单位合并而成),坊政府迅速处理了剩余问题,首先是牲畜屠宰废弃物造成的污染。自7月1日起,坊政府协调当地居民和企业清理、就地掩埋,并设立围栏以防止再次污染,同时,还要求屠宰场与职能部门签订废弃物处理承诺书和合同。坊政府派出警察进行检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永富坊也决心恢复城市秩序:7月4日,春东路段自发修建的水泥路被迫拆除;7月11日,义安综合医院门前胡同托街人行道被强行占用,同时动员民众和商家的共识。永富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阮世丹同志强调:坊政府正坚决采取行动,重点解决选民在基础设施、土地、环境、清洁水和行政改革方面提出的诉求。
在门罗坊,就在坊党委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坊党委书记吴德建同志要求整顿自发性水上摩托艇活动,因为这会对游客安全造成威胁。检查中发现,存在侵占海滩区域、缺少救生衣、没有警示标志等诸多违规行为。坊人民委员会要求规范、公布服务价格,在规定时间和许可范围内运营;同时,指派坊警察配合巡逻,严厉处理。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高明秋同志强调,恢复秩序对于确保游客安全和门罗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从广阔的普马特森林到沿海城市库阿洛,从国家公园的核心村落到中心地区,新政府优先处理民众最需要的事情,并立即着手解决。他们不等待条件成熟,不等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行动,而是着力解决眼前问题,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直接交给丹莱人民的“红皮书”、拆除自建道路并修复人行道、更安全的海滩……都表明,一个机构正逐步朝着服务和陪伴的方向运作,让人们不仅在纸面上看到政府,更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每一个积极、具体的改变。
7月16日下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民动员委员会主任阮仲义同志在会见义安省委常委时指出:“义安省是有效落实乡级行政单位合并、在省直辖市设立乡、坊党委的省级地方之一。特别是,该省及时调整基层人员编制,切实做到了‘不留空阵地、不造成停滞、不给人民添麻烦’的原则。”


两级地方政府体制运行一个多月后,义安省以及全国许多地方的治理模式开始呈现明显转变。它从一个以管理为主、较为被动的行政机构,逐渐转变为服务人民、创造发展的主动机构。党的意志与人民的心意在新的治理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然而,在如此宏大而紧迫的转型时期,问题在所难免。在义安省,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机构改革后干部和公务员“过剩与短缺”的局面。通过调研得知,最大的困难是地方干部和公务员的失衡。有些地方,即使是同一个公社,也存在政府干部短缺,工会干部过剩的情况。有些地方,公务员A岗位过剩,而公务员B岗位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影响了管理、建议和处理公社层面日常工作的能力。

仅在建筑行业,在乡一级,仍有一些地方没有经济部门负责人来领导和管理国家对建筑和土地的管理工作。此外,一些官员的专业与其专业不相符。近日,在义安省实行两级地方政府制度一个月后的例行会议上,建设厅厅长范鸿光同志建议:“除了培训之外,还应制定计划,将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官员调配到乡一级。”
据内政部最新审查,义安省已为130个乡、坊级地方安排好了关键岗位,包括:党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但乡级人民议会仍缺少:2个乡人民议会副主席;3个乡经济预算委员会副主任;8个乡文化社会委员会副主任。乡级人民委员会仍缺少:5个乡副主席;61个乡办公室主任,16个乡办公室副主任;29个乡经济部部长,13个乡经济部副部长;21个乡文化社会部部长,18个乡文化社会部副部长。

这些“缺口”如不及时补齐,将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在关键时期的治理能力。乂安省委常委会已责成省委组织部主持审查,内务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根本性解决方案。内务部部长阮越雄表示:“内务部已进行审查,并向省委常委会和省人民委员会汇报,建议抓紧制定干部调动等计划和方案,以便各单位合理安排干部和公务员,避免地方出现人手过剩和人手短缺的情况。”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在评估新模式运行一个月后,要求继续克服困难,确保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要紧扣实际,及时听取和解决基层提出的建议;认真研究简政放权的具体内容,积极主动地就出台文件提出建议,处理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问题。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责成内务部配合省委组织委员会紧急解决地方干部过剩和短缺问题;从省、乡两级调动和借调干部,补充缺少干部的乡;增加人力资源,支援困难地区。
同时,责成财务局负责对总部、公用资产、办公条件、干部出行和生活安排进行审核,确保乡级预算运行正常,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科技局继续做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数据库互联互通和电子政务建设,为乡级管理和运行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jpg)

启动一个月以来,义安省两级地方政府不仅展现了“立即办、彻底办”的决心,也展现了其紧扣实际、迅速化解基层障碍的精神。每一个新坊、新乡的变化,都为机构设置后的运行图景增添了亮色。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人力资源、设施以及日益严格的管理要求等挑战依然存在。新模式要真正持续有效,需要从省级到基层的整个政治体系继续保持“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解决”的果断精神,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所有决策和行动的最高标准。
7月28日下午,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各部委内部组织调整成果评估暨两级地方政府运行一个月总结会议上要求,调整后,继续完善行政单位的组织机构;迅速安排和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和公务员,特别是完善乡级领导班子;继续合理有效地推进简政放权,配置资源,提高执行能力,加强检查监督。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