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上的有趣故事

怀秋 DNUM_BFZBAZCABI 17:57

(Baonghean.vn)——穿过江上游的村庄,来到昆强县孟山边境公社,这里人们的生活故事总是充满奇异的吸引力,让游客清楚地感受到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

Người Đan Lai ở bản Cò Phạt trồng lúa nước. Ảnh: Hoài Thu
库帕村(Co Phat)的丹莱人种植水稻。图片来源:Hoai Thu

为遥远的村庄带来欢笑

蒙山乡的古发村(Co Phat)是丹莱族人口众多的村庄之一。为了前往古发村,我们从清晨就开始准备行李。从县城出发,我们需要乘车半个多小时;然后乘船过江,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古发村。

我们的行程颇为特别,昆强县委、县委人民动员委员会的领导,以及孟山边防站的官员都与我们同行。这艘可载七人的摩托艇,为了给两位特殊的“乘客”腾出位置,我们不得不“裁掉”一名留在岸上的人。那是县委人民动员委员会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凑钱为古发村贫困户何氏图阿一家买的一对黑猪。

人们在江河上运输林产品。图片来源:Hoai Thu

船儿顺着江水向上游驶去,驶向边境的村庄,两岸的景色波光粼粼。高脚屋掩映在成排的树木后,山头上飘扬着缀着黄星的红旗;成群的牛儿脖子上挂着铃铛,仰望着江心驶过的小船;大大小小的卵石点缀在灌木丛中,呈现出一种野性而宁静的景象。

摩托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惊动了翠鸟,将它们从树上震飞。摩托艇不停地转弯,溅起阵阵水花,坐在船上的人难免被淋湿。两只黑猪被这“游览”搞得晕头转向,把食物吐到船底,无精打采地躺着。

丹莱人在江河上安装电力。图片来源:Hoai Thu

抵达“古发码头”后,迎接我们的是古发村村支书拉文灵。他身材矮小,眼神明亮,笑容和蔼。他是丹莱族人,在普玛特森林里出生长大,从小就与古发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担任过好几届村长,又当过两届以上的党支部书记,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片偏远边境地区古发族——丹莱族——的贫困和艰辛。因此,当听说县政府代表团来给村民送猪仔时,拉文灵先生非常高兴,他尴尬地站在那里等了一上午,迎接代表团的到来,先是跑到孟山边防部队询问情况,然后又跑到何氏图阿夫人家查看猪圈是否安全。

河氏图阿女士家从昆强县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一对种猪。她是古发村境况特别困难的家庭之一。图阿女士的丈夫罗文邦先生是一名退役军人,多年卧床不起,无法工作。

Bà Hà Thị Tuất vui mừng đón nhận món quà của Ban Dân vận Huyện ủy Con Cuông. Ảnh: Hoài Thu
何氏图女士:“我很高兴,有了猪可以养,我就不用担心挨饿和贫穷了。我会好好照顾这些种猪,让它们多繁殖。非常感谢,警官。” 图片:怀秋

古发村干部和驻村边防站听说图阿特太太家得到猪仔后,立即协调一致,发动村民们帮忙给图阿特太太和她丈夫建猪圈。有的人帮忙劳力,有的人送来竹子和竹树,还有的人帮忙砍棕榈叶。

受到政府和村民的关心,何氏图阿特女士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当救援队把那对种猪带给她家时,图阿特女士跑来跑去,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得知何氏图夫妇一家收到礼物,村民们也纷纷聚集在一起。一张张仍留有苦难痕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这就是边境村庄的村民们看到上级关心关爱、创造优厚生活条件、鼓励创业脱贫时的喜悦……

Ban Dân vận Huyện ủy Con Cuông tặng lợn giống cho hộ bà Hà Thị Tuất bản Cò Phạt xã Môn Sơn. Ảnh: Hoài Thu
昆强县党委人民动员委员会向孟山乡古发村的何氏图女士家赠送了种猪。图片来源:怀秋

2018年8月,昆强县委民运会干部职工捐出工资,购买了4对种猪,分别赠送给孟山、周溪两个边境乡的4个贫困户,每对种猪价值150万越南盾。

“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丽了”

深秋时节,沿着江河回到蒙山乡的香村。漫步在绿树成荫、蜿蜒曲折的小路旁,典型的吊脚楼下,天气格外宜人。来到这个独特的文化村,我们仿佛还记得两年前也来过这里,如今再次回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爽的绿意、繁花似锦的景象,以及从房屋到小巷、道路的整洁与通透。

Nông dân bản Xiềng xã Môn Sơn đạp xe ra đồng. Ảnh tư liệu
蒙山乡Xieng村的农民骑车去田里干活。图片来源:档案馆

香村党支部书记何氏清高兴地说,这“绿、净、美”的成果,得益于村委、政府和各级组织积极响应,实施了巧妙的群众性植花种草美化村庄模式。如今的香村不仅“面貌”焕然一新,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而且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Xieng村位于通往Pha Lai生态旅游区的公路沿线,因此Mon Son公社政府和村委会始终意识到连接Mon Son与各地游客的“纽带”的重要性。

Mô hình nuôi cá lồng trên sông Giăng của người dân Môn Sơn. Ảnh tư liệu
孟山族在江河上的网箱养鱼模式。仅在Xieng村,村民就饲养了23个网箱养鱼,还有300多头牛和近5000只家禽。图片:文件

Xieng 村一家网箱养鱼的村民魏文端说:“现在村民们都‘疯狂’地做生意,发展经济。”人们看到了自己辛勤劳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老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勤劳致富,加上政府的帮助和关爱,就没有人会再为挨饿而担忧了。“蒙山村会继续发展,我们 Xieng 村也会越来越漂亮。”魏文端一边高兴地说着,一边扔了一把草给笼子里蠕动的鱼儿。

Gian hàng giới thiệu sản phẩm thủ công truyền thống của bản Xiềng, xã Môn Sơn. Ảnh: Hoài Thu
展示蒙山乡Xieng村传统手工艺品的展位。图片:Hoai Thu

除了精益求精的生产,西村人还有另一份热爱:传承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那就是锣鼓文化和织锦文化。西村是国家级织锦村,有140多户人家常年参与织锦生产。多年来,西村织锦的精髓就汇聚于村中心主干道旁的产品展示和销售点。摊位虽小,却总是摆放整齐,温馨宜人。那里,一匹匹的布料、一件件的衬衫、一件件的裙子,以及村民们的传统手工艺品,都庄重地陈列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Người dân tộc Đan Lai ở Môn Sơn đã bắt đầu sử dụng các đồ dùng hiện đại. Ảnh tư liệu
孟山省的丹莱族人开始使用现代电器。图片来源:档案馆

对于我们这样的游客来说,一踏进这里,就因为这些产品的奇特和趣味而流连忘返。这是一条用当地人自己种植、养蚕、纺纱、染色的丝线编织而成的围巾,丝线取自山林中的落叶。这是一个绣着精致图案的小巧精致的包,非常适合女性外出携带个人物品……

每逢旅游旺季,展位上就挤满了人,许多都是前往帕莱生态旅游区的外国游客。帕莱生态旅游区是昆强县重点投资发展的社区旅游连接路线之一。

游客参观帕莱水坝。照片:Huu Vi
昆强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魏文山表示,该县正在打造一条连接多个目的地的生态旅游线路,其中蒙山乡的帕莱村是重要景点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旅游活动,充分展现了江河沿岸居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未来,蒙山村将迎来更多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将迎来更多积极向上、充满欢乐的变化。

Lễ hội Môn Sơn -Lục Dạ. Ảnh tư liệu
Mon Son - Luc Da 节。照片提供

我们告别了蒙山,带着山林的声音、诗意的江河和曾经见证过义安省西部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土地上的变化的乐趣回到了这座城市。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江河上的有趣故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