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义安省的国民议会代表指出,造成源头垃圾分类“停滞不前”的“瓶颈”在于:
10月28日,国民议会在会场讨论了监督代表团的报告和国民议会关于“自2020年环境保护法生效以来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执行情况”专题监督结果的决议草案。

工作会议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陈清满同志主持,由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黎明欢同志主持。
义安省国会代表团成员包括义安省委副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义安省委员会主席、义安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武氏明生同志及出席会议的代表。
原因垃圾分类来自源头实施过程中仍然“卡住”
在讨论会上,义安省国会常驻代表陈日明先生表示同意国会监督代表团的意见和评估;同时,重点分析了与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相关的若干突出问题,这是社会特别关注的领域。

代表陈日明援引监测报告数据称,2024年的数据显示,越南平均每天产生超过69400吨生活垃圾,其中约63%仍采用填埋处理,而大部分填埋场卫生条件恶劣。许多填埋场已停运多年,但并未按照规定关闭或进行环境修复。
报告还指出:环境保护技术基础设施,特别是固体废物和废水收集处理领域,仍然落后,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18%左右;直接填埋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很大比例,许多造成环境污染的填埋场处理速度缓慢。
关于源头垃圾分类政策,代表陈日明援引了2020年《环境保护法》(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的规定,指出源头垃圾分类被视为一项根本性解决方案,是构建循环经济、减轻垃圾处理压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一年来,许多地方的实施情况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

据《环境与生活》杂志报道,环境部数据显示,在省份合并之前,63个地方中只有34个实施了源头垃圾分类,而且主要是小规模试点,尚未广泛推广。
多达33个地方尚未按照指导原则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值得注意的是,59个地方尚未出台技术经济规范,58个地方尚未制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价格。
针对法律法规虽已完善但执法工作几乎“停滞不前”的原因,义安省代表团代表指出,除了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困难外,社会习惯也是一个难以克服的“瓶颈”。许多代人已经习惯于将各种垃圾装进一个尼龙袋里,然后交给环卫工人收走。
改变这种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并需要密切的指导和监督。
“当人们看不到分类带来的直接好处,而且收款过程又没有得到保证时,他们很容易害怕改变,并恢复旧习惯,”这位代表表示。
.jpg)
此外,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提高公众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但其效果仍然有限。
宣传形式依然分散且不够深入;许多人仍然不清楚具体的分类方法,也看不到在收集系统不同步的情况下进行分类的目的。一些宣传活动仍然局限于口号,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在社区中产生明显的行为改变。
此外,与会代表还指出,机制、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困难是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目前,许多地方尚未出台技术和经济标准,也没有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单价,导致与公共事业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时出现混乱。
有必要制定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实施路线图。
从近期环境保护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代表陈日明建议政府、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需要同步部署5组关键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废物分类、收集和处理。
他强调,首先必须确保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协调一致。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垃圾虽然在源头进行了分类,但仍然混装在一起,导致人们失去分类的积极性。
为了使这项政策切实可行,必须投入资金,为每种类型的废物建立单独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各地需要投资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相应的回收厂、有机废物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理厂。

与此同时,提高公众意识也至关重要。如果人们清楚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并看到其带来的效果(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执行垃圾分类。因此,需要通过学校、媒体和居民区开展广泛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以改变人们的习惯。
他表示,2020年《环境保护法》的新要点在于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一项有效的政策是按垃圾量收取垃圾处理费,而不是按户平均收取。如果垃圾量大的人需要支付更多费用,他们就会更有动力从一开始就进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这也有助于鼓励人们重复利用、回收利用和可持续消费。
来自义安省的代表也强调了监督机制和制裁措施的作用,认为这是政策严厉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足够的检查、提醒和制裁,人们就没有动力遵守规定。
然而,据该代表称,实施路线图必须符合各地实际情况。不可能采用单一模式,因为城乡之间、各地区的加工基础设施、经济能力和人口密度都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地区都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路线图,以及具体适用的技术指导,优先在大城市地区实施,然后再推广到农村地区。
最后,义安省代表强调了制造商在废物管理方面的责任,尤其是在包装和塑料制品方面。他指出,必须大力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政策,强制企业参与出资并建立产品废弃物收集和回收系统。
超市和便利店推行包装回收模式,并对携带旧产品进行交换的消费者提供奖励,这种模式值得鼓励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