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业同志——他祖国奠州的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无论情况多么艰难困苦,胡业同志始终秉持着勇敢不屈的精神。他是共产主义者高尚品质的典范。
胡业同志1914年出生于义安省奠州县黄长乡(现奠长乡)龙安忠村。他的父亲胡连为人温和正直,辞去官职,与奠州县和安城县的学者们一起建立了起义营地。他的母亲氏草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女性。胡业同志和妻子都深受村民的尊敬和爱戴。
古老的龙安忠村位于奠州县北部,这里素有勤奋好学、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奋斗传统。何业八岁起便被父母送去学习汉字。父亲每天都给他讲文丹、干王和义安先生的故事。从小目睹百姓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何业对敌人恨之入骨。

1925年6月,阮爱国领袖在中国广州创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团。1927年,武梅同志(来自云攀村)在黄坡学校(中国)学习后回到奠州县,与云攀村的一些进步青年建立联系,在奠州县成立了第一个越南革命青年团。该组织的活动吸引了黄长公社许多有志于战斗的青年加入。不久之后,黄长公社越南革命青年团分会也成立了,成员包括……朱惠、何鸿、朱丹、朱庄……(1)。
这段时间,同村的朱庄同志和朱丹同志经常去胡业家探望,鼓励他投身革命,并介绍他与胡宣同志和胡贤同志一起加入黄长青年团。“那天,月色昏暗,看不清人们的脸,只能看到他们瘦削的身影,他们说的都是北方方言。庄同志和丹同志站起来,介绍宣、贤和我三兄弟加入革命青年团。之后,我们三人站起来宣誓:……我们宣誓绝对忠于革命,无条件效忠。以后若有任何背叛行为,我们愿接受上级的惩戒。我们三人宣誓!我们宣誓!……”(2)胡业同志与朱庄、朱潭、朱惠同志等前往奠州县各村宣传、建立据点、动员群众战斗。在青年协会的领导下,奠长村村民奋起反抗,要求归还土地、减少祭祀,并谴责村长和地方官吏的罪行……
演州越南革命青年协会以建立营地的形式蓬勃发展,例如:由Hoang同志(来自清化)组织的Eo Nghet耕作营(Quynh Luu),包括Ho Tuu,Ho Tac,Ho The……等同志; Mung field (Quynh Luu) 的耕作营地,包括 Chu Hue、Chu Truat、Ho Hung、Chu Duy;武麦同志建立的庄克耕作营(Yen Thanh)包括胡日、朱丹、朱庄; Chu Van Dam 同志组织的 Trinh Son 耕作营(Yen Thanh);由 Le Ty 同志组织的 Truong Ven 耕作营(Quynh Luu)包括 Le Tai、Chu Cu...
1929年9月,黄长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小组在印度支那共产党临时书记阮峰色同志的组织下,改组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简称黄长支部),其成员包括:何贤(书记)、朱庄、朱潭、何烨、朱惠、朱全、黎铁……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1930年2月3日),1930年4月28日,黄长公社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更名为黄长公社越南共产党支部。原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的工作人员,包括朱惠、胡烨、朱庄等同志,都被调入越南共产党支部。胡烨同志和其他干部党员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加入党,黄长公社各地群众的革命斗争运动日益壮大。
1930年10月初,奠州县临时党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发起大规模斗争。接到上级指示后,黄长县党支部召开会议,讨论计划,并为每位干部和党员分配具体任务。胡业同志下到黄河、古奈、玉眉等村庄,动员群众战斗。
1930年10月14日,文潘支部和黄长支部动员了500多名农民,高举镰刀锤子红旗,游行至县城,抗议减税、延期纳税、废除巡逻制度,并要求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抗议者遭到县长武旺调集的身着蓝色制服的士兵镇压。士兵开枪射击,造成多人伤亡,其中包括领导升旗仪式的同塔村(今田洪)村民何士亭同志。1930年10月15日,黄长支部召开扩大会议,总结领导示威活动的经验,并商讨为何士亭同志举行追悼会的计划。
1930年10月14日示威游行后,敌军加大了镇压力度,但未能熄灭人民的斗争意志。在黄长党支部指导下,许多宣传党的政策的集会仍然成功举行。例如,朱惠同志在黄长乡(Con Tran)领导的集会,有190人参加;胡业同志在昆居(Con Cu)领导的集会,有170人参加;德氏乡(De Thich)乡的集会,有180人参加;朱竹同志在沙达乡(Xa Tac)乡领导的集会……这些集会都得到了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红色自卫队等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1930年11月4日,胡烨同志前往奠州县商讨斗争计划。奠州县党委决定于1930年11月7日组织全县范围的第二次示威游行,以庆祝俄国十月革命十三周年。会议决定以隆安公社的鼓声作为信号,召集奠州北部地区的群众。胡烨同志接受这一方案后,返回张家教堂组织集会。(3)为了执行具体任务,制定动员群众参加示威游行的计划。1930年11月6日下午,黄长乡的气氛如同节日一般,胡烨同志和党组同志们组织人们将文件和传单送到各个基层,准备横幅、标语,民兵也为示威游行准备好了武器。

1930年11月7日清晨,隆安公社的鼓声如约而至,催促众人迅速返回集合地点。李廌队沿38号省道进入锡市站,但被敌人阻拦,未能及时下车。黄长队沿1号国道进城。文潘队绕过建市,也踏上了1号国道。朱惠、朱庄、潘宇、胡宣、胡八、胡业、黎泰同志率领队伍。到达邦桥路口时,黄长队和文潘队汇合,两千余人高呼“支持苏联,推翻法国帝国主义,推翻南方封建王朝,减农赋税……”的口号,向首都进发,抗议的势头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敌人被人民的斗争吓坏了,疯狂地向示威者开火,造成3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示威者被迫散去。当天下午,敌人将8人带到滨泰(邦江),枪杀了他们,企图以此恐吓人民的斗争精神。邦江的一段河面被鲜血染红。抗议活动结束后,政府委员会指示总委员会和各党支部组织举行悼念烈士的仪式。
追悼会结束后,黄长乡党支部继续在一些村庄组织许多小规模斗争。1930年11月11日和12日两天,黄长乡800多名农民聚集在河市集,庆祝广州公社成立周年,缅怀1930年11月7日牺牲的烈士,并谴责法国侵略者的罪行。
1930 年 12 月底,总委员会黄长将整个公社划分为 7 个分支(包括 5 个正式分支和 2 个合并分支)。这些分支分别是 A、B、C、D、E、G。(4)当时,胡烨同志在乙组工作,奉命到全区各村建立更多群众组织,如红农会、红自卫队、共青团、红救会等,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宣传动员人民斗争。在总局的领导下,当地人民的斗争运动不断发展壮大,令地方权贵和村长们惊慌失措,不敢对革命采取任何行动。隆安村村长将村徽交还给公社农业部门,一些人甚至逃往西部车站寻求庇护……奠州许多地方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1年4月,敌人在黄长乡各村庄发动围攻,日夜不停地进行扫荡、焚烧和抢劫,许多干部和党员不幸被敌人俘虏,例如胡世同志。(5)朱竹同志,朱全同志……法国殖民者想尽一切办法,要用血海淹没这场运动。
当时局势危急,总委员会无法设在民居中,不得不不断迁徙,前往远离村庄的高山上,有时设在琼銮县的豆村,有时设在安城县的溪所……大约在1931年8月,党的组织设在溪政——一个危险而隐秘的地区,位于安城、奠州、琼銮三个县的交界处——时,敌人突然来袭,包围并抓捕了他们,一些人逃脱了,胡烨同志、张严同志、朱竹同志、武度同志……都被抓获。胡烨同志在奠州监狱遭受多日监禁和酷刑后,被转移到荣市监狱,遭受各种酷刑,但他仍然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胡涅同志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9年软禁(义安法院1931年8月23日第85号判决),所有财产被没收,并被流放到邦美蜀。
在狱中,胡涅同志日夜苦练武艺,奋力抗争,要求狱方满足他的诉求,例如:停止殴打、给予病假、药品、洗澡用的肥皂,以及两套换洗的衣服。“狱长把典狱长叫来,我们站起来提出要求,典狱长立刻命令士兵逮捕朱惠、朱文边、陈香、杨文兰、杜光义和我,把我们带到外面的牢房,铐上脚镣,让我们吃了一周的白米饭。他们把我们分开关押,总共六个月。我们的刑期都被加重了,但我被判了三年。惠、边和香被送往老宝,兰、杜和我被送往昆嵩。”(6)1932年,胡业同志被派往昆嵩,1933年底又被调往邦美蜀。
1936年底,随着法国人民阵线政府上台,胡业同志获释出狱。回到家乡后,他继续在支持团体中工作,通过读书会和报纸公开与腐败的地方官员作斗争,宣传革命思想。他还建立了邻里互助小组和协会,大家共同出资购买书籍和报纸,用于宣传工作。
1939年,敌人搜查了胡业同志的住所,发现了数份《光辉报》和一些法语禁书。他们逮捕了他,把他送往奠州监狱关押了约3个月,判处他2年有期徒刑,然后把他送往荣市,罪名如下:“1. 持有禁书和禁报;2. 未经许可开办私立学校;3. 以教书为借口从事政治活动。”(7)。
胡业烨同志刑满释放后,很快重返革命活动。直到1944年,地方革命运动才逐渐平息,在此期间,他与党失去了联系。
1945年初,来自奠安乡美泉村的阮德能同志回到越南,联系胡烨同志,重建黄长组织。随后,以胡潘、朱祥、朱孝、朱维绍等同志为成员,胡烨同志担任队长,成立了“秘密越盟”组织。在此期间,胡烨同志的住所成为秘密越盟小组的固定聚会地点。
1945年秋,黄长总起义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朱贤、朱祥、胡孝、朱维绍等,胡烨同志担任主席。胡烨同志和总起义委员会指挥群众在全黄长总地区争取政权。黄长总临时党支部成立,胡烨同志当选为黄长总临时委员会主席,兼任黄长总临时党支部书记,并担任黄长总越盟主席。
后来,何业同志继续在当地担任多个职务,例如:奠州县龙涌乡抗战委员会主席;奠州县合田乡抗战行政委员会主席;奠州县雄洲乡抗战行政委员会主席……
土地改革后,他继续担任许多重要职务,如:奠长乡党组执行委员会委员;奠长乡人民议会委员;奠州县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党组组长;河内市建筑局行政官员。
自1966年退休干部以来,何业同志一直居住在当地,并当选为长老会会长、文化时事运动负责人。1990年10月20日,他逝世。
无论身处何职,他总能出色地完成分配的任务。胡烨同志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荣获国家颁发的三级独立勋章(1977年)以及其他众多荣誉勋章和徽章。无论境遇多么艰难困苦,胡烨同志始终秉持着勇敢无畏的精神。他是共产主义者高尚品质的典范。
笔记:
1)根据奠州县委的历史记载,1927年初义安有4个青年小组,仅奠州就成立了2个小组。
2,6,7) 摘自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保存的胡日同志回忆录,第7, 56, 64页。 胡泉、胡贤、胡日同志是表兄弟,与胡日同读同一所学校。
3) 张大敦家族庙宇遗迹,义安省奠州县奠长乡。
4) 奠长乡党委及人民历史(1930-2009 年)。
5)胡世同志,胡聂的哥哥,生于1901年,1927年之前一直是奠长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成员。1931年,他在隆安车站被敌军俘虏,捆绑后吊死在屋顶横梁上,遭受酷刑致死。1930年至1931年间,他被追授为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