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黎廷伟同志是家乡义禄县坚定的共产主义榜样

Dang Huyen Trang - 义静苏联博物馆 DNUM_ABZBBZCACE 05:39

乂安省委委员黎廷伟同志的革命生涯是对民族解放运动和党的崇高国际工作的不懈奉献。

黎廷维同志(别名:黎维、安海、海)1911年出生于义安省义禄县金溪公社金溪上村(现宜隆公社),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农村地区。

黎廷维同志(1911-1968)。

黎廷伟同志成长于一个具有勤奋好学和爱国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黎廷润先生是一位博学之士,以其批判封建殖民统治的讽刺诗而闻名于全乡,这些诗文触动人心。黎廷伟同志自幼被家人送往村校学习汉字,之后又先后在国语班和法语班学习。1927年,黎廷伟同志成为金溪上学校的首批新生之一。

当时,宜禄县的新越党员在金罗公社开办了国五班。黎廷伟同志通过阅读报刊、讨论和宣传党员的政策,接触到了进步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这门班只存在到1928年底1929年初,但它激发了学生黎廷伟为祖国解放事业贡献力量的愿望。

1930年4月,在中央局和荣省委的直接领导下,越南共产党义禄县临时区委成立,阮淑敏同志任书记。随后,金溪党支部也成立,承担起领导地方革命运动的任务。金溪党支部以群众组织为基石,在书记阮越善同志的领导下,不断开展面向群众的革命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活动成为黎廷伟同志投身革命的动力。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黎廷伟同志热情参加了金溪人民的斗争。1930年6月25日,在丁文德同志的指挥下,黎廷伟同志和金溪人民聚集在丁市场,前往昆王县,与全县各乡人民一起参加要求征税的示威游行,人数达数万人。

1930年10月15日,位于万禄村(宜新)的宜禄县委办公室遭到法国士兵的恐吓,宜禄县委决定组织群众进行抗争。为了贯彻县委的方针,在金溪党支部的领导下,黎廷伟同志率领群众聚集在丁市场,随后又南下到山市场,与全县的示威游行队伍进行配合。

然而,当抗议队伍抵达上舍学校时,上舍站站长派出士兵阻拦队伍。面对民众的顽强斗志,敌人向抗议队伍开枪,造成7人死亡,数人受伤。

为了减少损失,黎廷伟同志率领群众按照组织指令撤离。1930年10月20日,黎廷伟同志率领群众执行县委决议,在金溪党支部的主持下,聚集在丁市场,插上旗帜,发表讲话,悼念在抗争中牺牲的烈士。在镰刀锤子红旗下,同志们默默承诺,将更加努力地为祖国的自由和人民的温饱而奋斗。

此后,黎廷伟同志继续以爱国群众典型热情参加地方革命运动。同志们开展了许多重大斗争,例如:1930年11月7日举行集会,庆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1931年1月4日在丁市场举行集会示威,抗议殖民封建政府对宋禄同胞实施的恐怖政策;1931年3月31日数百人前往圣家寺示威,要求归还农民证件和土地……

经济斗争运动与政治斗争相结合,逐渐将人民的要求转化为“小规模的骚乱”,瓦解了村庄和公社的殖民和封建政府机构。黎廷伟同志凭借其积极的活动,于1931年被接纳为金溪党支部书记。

然而,不久之后,法国殖民者和南朝封建政府迅速集中兵力,意图摧毁宜静苏维埃政权的成果。他们在宜禄县修建了密集的军事哨所。除了先前设立的上舍(门卢)哨所外,又设立了政务哨所、雀谷哨所……仅在金原乡,敌军就在金溪乡(现宜和乡)金溪忠村设立了雀谷哨所,驻守着四五十名身着绿军装的士兵。

除了绿皮垃圾系统,敌人还建立了从区到村的“帮塔”系统。每个公社、村里都设有一个“帮塔”,以及若干个由组长和副组长领导的、约三四十人的苦力组。他们把原村长、达官显贵以及村里的老当益壮都聚集起来,成立了诸如长老会、宗族代表会、民族协会等反共组织。敌人依靠这些组织,在各个地区、各个公社、各个村庄、每一户人家中控制和摧毁革命力量。

法国殖民政府及其傀儡南朝政权的恐怖政策,导致宜禄县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瓦解,干部和党员惨遭杀害或囚禁。金溪党支部也遭受了重大损失。面对严峻形势,黎廷伟同志和支部其他同志决定暂时退出,转入秘密活动。

1933年初,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金溪上党支部得以恢复。黎廷伟同志是该支部八名党员之一。在秘密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黎廷伟同志与金溪上党支部团结一致,加强宣传工作,为巩固党支部和地方爱国群众组织做出了贡献。

1936年底,黎廷伟同志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4月14日,乂安省委在东珠村(今乂禄县乂长社)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阮德阳同志为乂安省委执行委员会书记。黎廷伟同志荣幸地成为当时乂安省委七名委员之一。此后,黎廷伟同志被大会推选为出席1938年5月底成立清乂静省党委的三名代表之一。

黎廷伟同志在义安省委工作一段时间后,受省委调动,前往清化工作。据公安部专业档案局保存的法国特工文件记载,1939年7月底8月初,黎廷伟同志因是印度支那共产党党员、清化省委委员,与裴达、黎进年、黎文切等同志一起被敌人逮捕。1939年11月,根据1939年11月17日清化省南方法院第387号判决,黎廷伟同志被敌人判处5年有期徒刑和5年软禁。

此后,黎廷伟同志被敌人流放到邦美蜀监狱。在帝国主义的监狱里,黎廷伟同志以苏联祖国子民非凡的意志,多次与战友们一起奋起反抗,运用各种形式的斗争,有时合法,有时半合法,有时使用非法暴力,捍卫和保持革命军人的品格和正直,在狱中挫败了敌人的一切洗脑、投降和反革命阴谋。

1945年6月初,黎廷伟同志从邦美蜀流放地返回祖国。他怀着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将青春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以及敏​​锐的政治头脑,联系并召开了成立宜禄县越盟动员委员会的会议。会议在奈村(现宜禄县宜舍乡)阮长家祠堂举行,讨论了革命形势,并探讨了宜静省越盟动员委员会的政策实施方向。

会议结束后,根据任务要求,宜禄县越盟动员委员会同志分赴各地,成为联络和推动各公社成立越盟动员委员会的联络点,为起义夺取政权创造条件。

在黎廷伟同志和县乡越盟动员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越盟在宜禄县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1945年8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在宜禄县越盟的指挥下,数千名宜禄县民众聚集到鲁布阿(位于宜和乡)举行抗议活动。

秉承革命精神,义禄县伪政府要员德显将政府印章移交给越盟。黎廷伟同志直接接收了移交的印章。随后,由黎廷伟同志担任主席的义禄县临时革命人民委员会向鲁布阿县人民进行了自我介绍,标志着义禄县夺取政权起义的胜利。

1945年10月初,在阮春灵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宜禄县委骨干党员代表大会在宜光乡常氏村纪黄先生家召开。会议选举了由11名同志组成的宜禄县委临时执行委员会。黎廷伟同志当选为人民革命委员会书记、主席。

1946年11月3日,乂安省党代表大会在安勇村(现荣市雄勇坊)召开,45名代表出席。大会一致选举成立由17名委员组成的党执行委员会。来自乂禄乡的优秀党员黎廷伟同志再次受到大会的信任,担任乂安省第四届党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8年1月6日,义安省委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安山县灵山乡永安村召开。大会的目标是积极筹备长期抗战直至胜利,促进党组织的发展和巩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2名正式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执行委员会。黎廷伟同志凭借其威望第三次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9年,黎廷伟同志受越共中央委派前往泰国参加党的国际工作。1968年4月2日,黎廷伟同志因在泰国监狱服刑期间所受的痛苦,在泰国工作期间去世。

黎廷伟同志于1930年参加革命,一年后,年仅20岁的他荣幸地入党。义安省委委员黎廷伟同志的革命生涯,不仅是对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懈奉献,更是为党崇高的国际事业奋斗的奋斗。

黎廷伟同志的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2004年3月22日,越共中央外事委员会根据2003年9月30日第664号KT/CT决定,隆重举行追授黎廷伟同志胡志明奖章仪式。

-----

参考:

乂安省委史(1930-1954),乂安出版社,2018年;

《越南共产党在宜禄县的历史》,宜安出版社,1991年;

宜隆乡传统史,宜安出版社,2005年;

法国秘密警察的文件保存在公安部专业记录部;

Le Dinh Vy 同志家人提供的文件。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le-dinh-vy-tam-guong-cong-san-kien-trung-cua-que-huong-nghi-loc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le-dinh-vy-tam-guong-cong-san-kien-trung-cua-que-huong-nghi-loc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黎廷伟同志是家乡义禄县坚定的共产主义榜样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