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光泰同志(1915-1944)
阮氏光泰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牺牲,其品格和道德堪称后世的楷模。
阮氏光泰于1915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荣市马雷夏尔福煦街132号(现为光中坊)。她的父亲阮辉平来自河内市仁政村(现为青春县)。她的母亲杜氏寿来自河静省德寿县德松乡。由于父亲是铁路官员,全家不得不随他四处奔波。母亲靠做小本生意帮父亲养活七个孩子。

Nguyen Thi Quang Thai 有一个比她大 5 岁的姐姐 Nguyen Thi Minh Khai。 1927年,阮氏明凯受教师何辉塔(Ha Huy Tap)的革命启迪,她加入了兴南协会,并当选为兴南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负责妇女事务。小学毕业后,明凯女士留在家中,帮助母亲在荣市市场卖布,并积极参与荣市的爱国活动。不久,阮氏光泰(Nguyen Thi Quang Thai)便在阮氏明凯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9年,光泰从荣市小学毕业后,被家人送往顺化东庆女子学校就读。在那里,她积极投身于新越党领导的学生斗争运动,负责组建“红色少女”小组。武元甲在新越总局赞助的出版社“全海通书”工作,为《中报》(主编:黄叔康)编辑的他,直接给光泰分配任务。两人经常见面讨论工会工作。

1931年,法国殖民者发现了阮氏光泰的爱国活动,逮捕了她。年仅16岁的她被关押在承富监狱,在狱中展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她高呼“Personne ne vous desnonce, ne desnoncez personne”(没有人可以告发你,你也不应该告发任何人),她的英雄诗篇在承富监狱广为流传。
……决心牺牲自己,赴死
即使身首异处也要奋力战斗。
无产阶级旗帜永远飘扬
我的灵魂从九个泉眼中绽放笑容。
与此同时,武元甲同志也因在《中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宣传文章而被关押在承富监狱,并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路过女子监狱时,武元甲发现光泰也被关押在那里。
1931年底,由于法国红色救济协会为营救政治犯所做的努力,光泰和许多新越干部,如武元甲、武顺儒、邓泰梅等,提前获释。她被驱逐出顺化,并被软禁在当地。回到荣市后,她帮母亲在市场上卖东西,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武元甲和光泰出狱后经常见面。他们的爱情因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共同经历的艰难挑战而萌芽。
1935年9月28日,两位同志在荣市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搬到河内生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阮氏光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内医科大学,但因参与学生革命活动而被学校开除。全国语言推广协会成立后,她直接参与了协会的建设、宣传、动员和组织课程等工作。

1940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殖民者加大了对殖民地革命运动的恐怖镇压,尤其是在越南。我们党的活动不得不转入秘密行动。根据党的指示,武元甲同志被派往中国与范文同同志一起工作。当时,他们的大女儿武红英还太小,所以光泰无法像之前承诺的那样陪她一起秘密行动。她鼓励丈夫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上级要你逃走,你就要下定决心。你和你母亲可以照顾好自己。等孩子再大一些,我就把他送到你爷爷奶奶家抚养,我以后再走。” 这番鼓励给了武元甲同志更大的勇气去离开。后来,他向女儿洪英吐露心声:“如果当时你母亲没有那么坚定,没有给我更多的信念和力量,我可能就无法离开你和你母亲了。”
由于保密的缘故,这对夫妇约定于1940年5月初的下午5点在古五街(今河内青年街)见面。在短暂的告别中,光泰抱着他不到一岁的女儿红英,嘱咐丈夫保重身体,谨慎行事,并想办法让家人知道此事。武元甲同志也没想到,这竟是与光泰的最后一次告别。
丈夫离开后,她将孩子送到广平的婆婆家照看,以便自己能够投身革命活动。她曾担任党中央联络官。1941年,法国殖民者在西贡对阮氏明开进行军事审判。广泰前往西贡聘请律师为她辩护,并想方设法探望狱中的明开。
阮氏明凯被判处死刑。临终前,她写了一封信鼓励父母,并嘱咐兄弟姐妹:“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回到荣市后,光泰女士住在母亲家中,继续参与革命活动。法国殖民者始终监视着她和所有进出她家的人。1942年6月1日,他们突袭并逮捕了一名革命干部,光泰女士也随之被捕。河内刑事法院判处她16年有期徒刑,并将她关押在华卢监狱。在那里,尽管狱警为了逼迫她与黄文树同志(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常委)取得联系而对她施以酷刑,她始终保持沉默。她照顾、鼓励她的姐妹和同志,为她们组织文化和法语课程,并坚决反对监狱的残酷统治和对囚犯的压迫,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3年底,华卢监狱爆发了伤寒疫情。凭借在医学院短暂学习的知识,她无所畏惧地投身于救治病人的工作中。她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生还希望渺茫,便请求婆婆带洪英出来见她最后一面。然而,由于铁路遭到轰炸,两人不得不中途折返。
由于华卢监狱所有政治犯的顽强抗争,狱卒们将她转移到“蓝福医院”(罗宾医院,现白梅医院)接受治疗。然而,由于她身体虚弱,于1944年1月29日去世,年仅29岁,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阮氏光泰的葬礼简朴、秘密而艰难,却饱含深情。她最初安葬在河内祥梅村的一处小墓园。南方解放后不久,她的墓地被中央党政办公室迁至梅地公墓。
武元甲同志赴华会见阮爱国领袖后,受命在北浪高地建立战区并组建越南人民军。由于行动高度保密,直到1945年4月中旬在协和县(北江省)召开的北方革命军事会议上,武元甲同志才得知光泰牺牲的消息。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难以置信这是真的。

武红英的女儿在广平由祖父母抚养长大。她只能通过祖父母和父亲讲述的故事来想象她的母亲光泰。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于1965年毕业于罗蒙诺索夫大学物理系,1982年成功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成为越南物理学领域第一位获得科瓦列斯卡娅奖的女性。
阮氏光泰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牺牲,其品格和道德堪称后世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