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高原养蚕业的“火种持续燃烧”

庆李-清福 DNUM_CDZAGZCACF 11:35

栽桑养蚕、织丝织布是桂风县甘芒乡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与当地泰族的文化认同息息相关。近年来,通过实施“精干人民动员”模式,甘芒乡的栽桑养蚕产业得到了恢复和大力发展,为当地人民开辟了可持续的生计之路。

TIEU DE

庆利 - 清福 -技术:洪台• 2025 年 6 月 23 日

Tit phu 1

高原夏日的骄阳下,在 Cam Muon 乡 Mong 1 村古老宁静的吊脚楼下,泰国妇女和母亲们仍在辛勤地种植桑树和养蚕。

有的照顾蚕,有的染靛蓝,有的煮茧,有的纺线、绕线、晾晒一盘盘金灿灿的蚕茧……

Tận dụng đất màu ven suối Quàng, người Thái ở Cắm Muộn trồng dâu làm nguồn thức ăn chính cho tằm. Ảnh Khánh Ly
甘芒的泰国人利用光溪沿岸肥沃的土地,种植桑树作为蚕的主要食物来源。图片:Khanh Ly

蒙一村郎氏花女士(60岁)手脚麻利地把丝线绕成椭圆形,高兴地说,自己从小就学会了种桑、养蚕、纺丝织布,这是祖父母和父母传下来的。

“以前,这些产品主要自给自足,满足家庭需求,作为女儿出嫁的嫁妆,或者供上下村村民互相交换产品。现在,手工艺阶段的产品可以变成商品,所以人们更加兴奋了。”何女士分享道。

Phụ nữ ở bản Mòng 1, Mòng 2 xã Cắm Muộn. Ảnh Khánh Ly
Cam Muon 乡 Mong 1 村的妇女正在纺丝。图片来源:Thanh Phuc

据村里长者介绍,Cam Muon 乡种桑养蚕的职业由来已久,代代相传。村民们常常利用光溪沿岸的肥沃土地种植桑树,作为蚕的主要食物来源。Cam Muon 乡的蚕主要采用本地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蚕茧虽然个头小,但品质优良,吐丝容易。蚕每天采食 4-5 次。

bna_tam-an.jpg
蒙1村村民正在养蚕。图片来源:Khanh Ly

这项工作需要规律、耐心和密切的观察。这是决定蚕茧产量的重要阶段,因此相当辛苦:“躺着养猪,站着养蚕”。经过近一个月的照料,蚕就会结茧吐丝。

Giống tằm cắm muộn nhỏ con nhưng năng suất, chất lượng cao. Ảnh Khánh Ly
Cam Muon 乡的蚕虽然个头小,但产量高,品质好。图片:Khanh Ly

金色蚕茧是漫长辛勤劳作的结晶。缫丝工序全由手工完成。蚕茧煮熟后,手工纺线。

纺好丝后,需要晾干。天气越晴朗,丝线就越有光泽。晴天只需2-3天即可晾干,阴天则需要晾干一周,影响丝线的光泽。丝线越细越均匀,其价值就越高,可以用来织锦,也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9-13 Những cuộn sợi trắng mịn là kết quả của lao động tỉ mẩn. Đây là mặt hàng được thương lái thu mua ổn định. Ảnh Khánh Ly
光滑的白色纱线是一丝不苟的劳动成果。图片:Khanh Ly

纺生丝是为了提高其实用性。人们可以出售纱线,或继续加工成布料,从而增加收入。丝绸制品被人们用来织锦裙、围巾,或出售给其他织造村,这有助于增加收入,帮助人们减少对稻米和猪的依赖。

蒙1村的魏氏通女士说:“织布是Cam Muon乡泰国妇女的传统副业。由于当地盛产丝绸,投入成本低,产品价值高。染色后,丝绸被用来在衣服上绣花。每件产品的价值都能增加30%到50%,扩大了消费市场。”

维护和发展后起的养蚕业,既是一种创收途径,也为传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然而,与许多其他传统职业一样,Cam Muon 乡的种桑、养蚕、织丝行业也无法避免逐渐衰落。

农村年轻一代不愿继承父辈的职业,因为手工生产劳动辛苦,收入不高,所以生产大多是分散的小户,缺乏专业性,产量和质量不高,也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导向,没有形成品牌。

Tit phu 2

为了保护祖先的传统职业,维护泰族的文化特性,同时为人民开辟生计,2023年,在桂风县委人民委员会(现宣传人民委员会)的支持下,Cam Muon 公社党委指导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地方社会政治组织将“2023 - 2025 年阶段和 2030 年展望 Cam Muon 公社桑蚕发展项目”打造成“熟练人民动员”的典范,作为公社人民议会和人民委员会在未来时期出台发展公社桑蚕养殖的投资政策的基础。

Lãnh đạo Đảng uỷ xã Cắm Muộn thăm mô hình dệt thổ cẩm. Ảnh K.L
Cam Muon公社党委领导参观织锦模型。图片来源:KL

据Cam Muon公社党委常务副书记Lang Van Loan先生介绍,公社制定了发展和扩大桑蚕种植面积、由自给自足转向商品生产的政策,并委托公社妇女联盟负责实施。为了支持群众投资生产,Que Phong县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分两期对该模式进行了支持,共计3500万越南盾,公社也提供了500万越南盾的支持。

bna_hai-dau-0f8bd70b9c3e745ce7bd99c456469e30.jpg
甘芒的桑园位于河流沿岸,土地肥沃,面积约6公顷。图片:Thanh Phuc

最初参与户数只有10户,至2024年发展到20多户,现约30户,桑园均在河道沿岸肥沃的土地上发展,面积约0.6公顷,户均桑树种植面积0.3公顷。

该地区种植的桑树品种均为高产优质品种,平均产量为25-28吨/公顷。人们拥有一个封闭的生产流程,包括栽桑-养蚕-缫丝-织布四个阶段。

农户不仅把丝绸或织锦制品卖给农户,还可以把蚕种卖给农户。2024年,全社蚕茧产量将达到6.0吨,收入近4.8亿越南盾;2025年,预计蚕茧产量将达到6.5吨,比2024年增加0.5吨,收入近5.2亿越南盾。

目前,Cam Muon乡有一些个体商贩从当地居民手中收购蚕茧、丝线和织锦制品。每公斤丝线的价格在80万至100万越南盾之间,蚕茧的价格在10万至12万越南盾/公斤之间,是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目前,私营商贩收购蚕茧丝线,与养蚕户建立起生产对接,为民众创造了稳定的产出和价格来源。由甘芒族人巧手手工编织的天然蚕丝织锦制品目前深受游客喜爱,同时也为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的对接开辟了潜力。

bna_xe-soi.jpg
生丝被纺成纱线是为了提高其应用价值。人们可以出售纱线,或者继续加工成布料,从而增加收入。图片:Thanh Phuc

带我们参观孟1村和孟2村种桑、养蚕、织丝示范点时,Cam Muon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郎氏香女士说:织丝小组的成员也得到了农村和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咨询院的支持。(CISDOMA(桑树种植与种植合作社)与桂峰县项目指导委员会合作,为参观和学习可持续桑​​树种植模式创造了条件,这些模式与演州、杜良和归州县的桑树种植项目紧密相关。在桑树种植合作社,成员们分享并学习了桑树合作社的活动经验;养蚕取茧、缫丝、纺丝、蚕产品收购和销售的技术;桑树品种的选择、种植、照料、采摘以及将蚕加工成食品(干蚕、蚕酒、蚕淀粉)的技术……

一些成员利用分享的技术进行了养蚕试验(采用该模型培育的蚕),并在短时间内清晰地看到了生产力的提升,并确定了适合当地应用的技术。此外,CISDOMA 还提供微生物肥料,支持 Mong 1 和 Mong 2 村的村民发展“种桑养蚕”模式,并传承传统的织锦工艺。

蒙二村59岁的魏氏香女士从事养蚕业已有数十年。她说:“参观和学习这些示范点帮助她和其他农户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尤其是如何根据蚕的年龄和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养蚕,如何预防蚕病,如何选择蚕种,从而提高桑树和蚕的产量和质量,改善生计,更好地发展她所在村的养蚕业。”

Huong女士还表示,目前,许多家庭主要出售蚕和丝绸,如果织造锦缎产品,成本更高(裙子价格为100万至120万越南盾/条;Pieu围巾价格为80万至90万越南盾/条)。

Cam Muon乡的丝绸制品因其天然的色彩和手工的图案而深受游客喜爱。这是一个将传统职业与生态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潜在方向,有助于人们摆脱贫困,创造稳定的生计。该模式从最初的10户家庭发展到现在的30户家庭,通过出售蚕茧、丝线和织锦产品,每户年收入达2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

然而,据甘苗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郎氏香女士介绍,目前桑蚕养殖主要利用自家土地,受温湿度和环境卫生等因素影响较大,影响生产效率。用于发展和扩大桑蚕种植面积的投资资金仍然有限。产品产量尚未扩大,主要销往周边地区。

Các sản phẩm dệt thổ cẩm của xã Cắm Muộn luôn được khách hàng ưa chuộng. Ảnh KL
Cam Muon乡的织锦制品一直深受顾客喜爱。图片来源:KL

今后,甘芒族人民希望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创造条件,鼓励民间借贷,投资扩大桑蚕种植面积;支持技术改造投资;联系合作,稳定手工艺村产品产量;创造条件,规划实施种植业结构转型,发展生产,因为目前光河沿岸及溪流沿岸的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转化为桑树种植。特别是支持地方建设展厅,展示桑蚕种植、缫丝织造等产品。

桂峰县 Cam Muon 乡种桑养蚕的片段

这对于 Cam Muon 乡这样一个特别困难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这里居住着 1,200 户来自泰族、Kho Mu 族和京族 3 个民族的家庭;因为它将进一步激励这里的人们继续保护、复兴和发展这项引以为豪的传统工艺。

特别是最近,文化体育旅游部决定将义安省泰国人民的传统织锦编织工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高原养蚕业的“火种持续燃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