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力争2022年6月全省纳税人使用电子发票
(Baonghean.vn)—— 义安省税务局力争在 2022 年 6 月底前让全省所有纳税人使用电子发票。使用电子发票将有助于打击欺诈行为并创造健康的商业环境。
![]() |
电子发票应用培训会议概况。图片:Van Truong |
义安税务局认为,要成功部署电子发票(E-invoices),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财政部发布实施电子发票的决定后,税务局立即指示所属单位制定在管理区域内部署应用电子发票的方案和详细计划;将所有纳税人(T/N)划分为企业、经济组织、家庭和个人,并将其归类为电子发票的用户,以便针对每组T/N制定每个阶段的详细计划。
自2022年3月起,义安省税务厅已开展针对税务单位和企业的电子发票应用培训。据此,税务厅已介绍了电子发票的主要内容,并根据第38/2014/QH14号税收征管法、第123/2020/ND-CP号法令和第78/2021/TT-BTC号通知(关于电子发票的重要新内容)的规定,回答了企业和组织就电子发票提出的意见和问题。提供电子发票服务的组织代表(义安省VNPT、义安省Mobifone、义安省Viettel、Misa)介绍了电子发票的应用情况。
据悉,为落实2022年2月24日第206/QD-BTC号关于应用电子发票政策的决定,2022年3月18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根据第38号税收管理法,发布了实施电子发票应用的计划。
![]() |
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税务官员正在协调,在义安税务局建立一条传输线。图片:Van Truong |
此外,2022年3月,乂安省投资、贸易与旅游促进中心与税务局和Viettel配合举办了“企业实施电子发票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旨在为支持企业掌握开具、管理和使用电子发票的新要点和要求做出贡献。
为支持本地区电子发票的实施,乂安省税务厅于2022年3月17日颁布第520/QD-CT号决定,成立乂安省税务厅电子发票实施运营中心。该中心由17名成员组成,主任由乂安省税务厅信息技术部副部长阮孟贤先生担任,办公室设在乂安省税务厅总部7楼。
运营中心是义安省电子发票实施指导委员会和常设小组的常设单位,负责为指导委员会和常设小组提供咨询;监测和监督电子发票的实施,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通过热线电话和电子邮件系统组织接收和处理与电子发票有关的问题。
同时,税务部门在全省部署电子发票的应用工作:受理电子发票使用登记;对有代码的发票,接收数据并发放税务机关代码;接收税务机关无代码发票数据及电子发票数据。利用电子发票数据服务税务管理:掌控电子发票信息,管理电子发票风险;对电子发票数据进行汇总、利用、分析并提出建议。
据此,义安省人民委员会提出目标,全省符合第123/2020/ND-CP号法令关于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提高行政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服务人民和企业条件的企业、经营组织和个体工商户100%使用电子发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省人民委员会提出多项解决方案,包括大力宣传实施电子发票的好处和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新内容,动员组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用电子发票。
义安省税务厅将通知全省提供电子发票服务的机构实施电子发票的情况,以便各机构做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审查并按规定将本地区纳税人划定为电子发票使用主体,宣传和指导纳税人申请……
![]() |
税务部门开展电子发票培训。图片:Van Truong |
根据财政部路线图,义安省是第二阶段实施电子发票应用的57个省份之一。具体而言,义安省实施电子发票的路线图包括:从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5月15日:70%的机关、企业、50%的经营户必须使用发票、登记使用电子发票;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6月30日,100%的机关、企业、100%的经营户必须使用发票、登记使用电子发票。
通过积极主动地落实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00名纳税人根据第123/2020/ND-CP号法令、第78/2021/TT-BTC号通知的规定注册使用电子发票,占适用电子发票纳税人总数的69%。评估实施进度的主体包括家庭、采用申报纳税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不包括代表处、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武装部队、其他组织以及正在运营但尚未使用发票的企业)。
义安税务局正加强宣传使用电子发票好处,拓展沟通渠道,支持各单位、企业和个人使用电子发票开展业务,指导企业解决困难。同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责任,发挥税务干部职工的最大能力和智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服务。

国家电子发票系统正式上线
(Baonghean.vn) - 电子发票系统实施后,将帮助企业降低打印、运输和存储发票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票注册程序、通知、报告和使用申报所花费的时间,包括防止伪造发票......

义安省:企业实施电子发票数字化转型研讨会
(Baonghean.vn)- 企业实施电子发票的数字化转型对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税收管理方法向现代化、透明化和高效化转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