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镇信贷基金依法运作。
(奉新社)——近日,太和镇部分民众传出消息,称该镇人民信用基金经理负债数百亿越南盾,导致不少民众以非正常方式提款。然而,经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目前,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仍在依法合规运营,资金未受损失。
继连日来民众蜂拥前往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提取存款后,7月3日上午,我们直接调查了有关该基金经理范氏碧梅女士因破产携数百亿越南盾潜逃的传闻。当时,许多人到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办理业务,其中不乏询问该基金运营情况的人士。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近期舆论炒作的这一消息毫无根据。
![]() |
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运作正常。 |
太和市人民信用基金董事长范安忠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不知道人们最近几天猜测的消息从何而来,出于什么原因,但事实上,该单位的资金和资产目前并未丢失。至于范氏碧梅女士(基金经理)本人,她仍在正常上班,管理单位的各项事务,过去并没有公开她逃离该地区的消息。
Trung先生补充说,近日,在越南国家银行义安省分行和越南合作银行义安省分行的支持下,该部门已准备好充足的资金,随时准备支付前来取款的储户。上周初,也有一些储户提前取款,但我们向他们进行了解释,随后就停止了这种行为。我保证,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仍在依法运作。
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经理范氏碧梅女士在办公室证实,过去几天她一直没有离开住所,仍然照常上班。关于她破产的说法完全是捏造的,毫无根据。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有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虚假宣传,导致人们争相取款,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营。
对此,经过对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进行多日定期检查,2017年6月30日,国家银行义安省分行得出结论:通过检查,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的运营安全,符合国家银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不存在传闻中的违约现象,人民群众可以放心在基金借款、存款。要求太和镇人民委员会责成镇公安局及相关坊公安机关对散布影响基金运营的不法分子进行调查和查明。
太和镇警察局局长陈玉俊中校补充道:“镇警察局也听到过传言,称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经理范氏碧梅女士破产并逃离了当地,但事实并非如此。梅女士仍在该机构工作,没有任何异常迹象。” 过去几天,镇警察局没有收到任何与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破产有关的人员的投诉。
泰和镇人民信用基金董事长范安忠表示,泰和镇人民信用基金思维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利率灵活,风险管理到位,发挥经营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资金流动性,降低风险,不产生新的逾期债务和坏账,已成为义安省59个人民信用基金中的亮点和佼佼者。
2017年上半年,该单位活动稳步发展。截至2017年6月30日,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拥有会员2315名,比年初增加63名,总资本达2590多亿越南盾,比第一季度增加50多亿越南盾;未偿还贷款2000多亿越南盾,占总资本的77.20%。
![]() |
顾客来到泰和镇人民信用基金进行交易。 |
2017年下半年,泰和镇人民信用基金总资本目标达到2660亿越南盾。其中,注册资本180多亿越南盾,实际到位资金1950亿越南盾;从合作银行借款400亿越南盾,其他资金130多亿越南盾。未偿还债务总额2000亿越南盾,占总资本的75%。
回顾今年头几个月和下半年取得的成就,太和市人民信用基金加强了检查监督,确保基金按照原则和宗旨运作,遵守法律、章程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规定,确保业务资金安全;利用国家银行和社会政治组织的领导,提高运作效率。同时,加强宣传,树立基金形象,配合政治组织、国家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建立、纠正、加强信任,消除对基金运作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
董事会结合实际,增补便于各部门执行的规章制度,选派人员参加国家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对学习时间较长和新变更的内容,在基金管理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贷前、贷中、贷后评估,确保资金安全,积极清收到期、逾期及表外债务。各专业部门积极研读文件,严格执行流程,减少差错。
太和镇人民信用基金成立运行20余年来,一直是当地群众家庭经济发展的可信赖之所。
泰和镇人民信用基金以“信誉、安全、高效、可持续”为宗旨,逐步出台了多项合理的经营政策,确保方便、快捷、安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经营的贷款需求,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逐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调动了存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春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