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有被细菌污染的风险。
很多人习惯把煮熟的食物放进冰箱,然后再吃。然而,国家营养研究所理学硕士黎氏海博士指出,食物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容易流失营养、变质或滋生细菌。
正确使用冰箱
海女士建议,使用冰箱的原则是定期清洁;不要将生食与熟食混合存放;食物需要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并用保鲜膜包裹,避免产生异味和污染冰箱内的其他食物;只存放新鲜食物(避免变质或腐烂的食物)。
注意:新鲜的生肉和鱼应放在冰箱里冷冻,分餐食用,且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食用完毕;冰箱里的食物应在一周内食用;熟食应在食用前重新烹饪;待食物冷却后再放入冰箱……
![]() |
另外,冰箱内不要塞入过多的食物,造成冰箱超负荷运转,空气不流通,引起制冷不良,影响食物保存;冰箱需要连续运转,避免频繁插拔电源,这样不能保证冰箱内的储藏温度。
亚硝酸盐增加患癌风险
近日,新闻网站报道了一位台湾(中国)女性因10年来经常食用冰箱里的食物而患上胃癌的故事。
因此,在发现病情一年后,该女子体重迅速下降,从60公斤减至28公斤,经过8轮化疗和胃部手术,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患者最终去世。
理由是,食物长期放在冰箱里会产生亚硝酸盐,长期吸收这种物质会致癌。
然而,阮维盛副教授指出,如今蔬菜水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于喷洒了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农药造成的;而肉类和鱼类中的亚硝酸盐则来自用于保鲜的防腐剂。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胃中与氨基酸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一种致癌物质)。
冰箱是人类发明的,目的是保存食物,限制食物分解的过程,长期食用冰箱里的食物会导致癌症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需要进行具体的评估和研究,以免给使用者造成混淆。
关于亚硝酸盐,中央肿瘤医院的范氏越香硕士博士表示,许多研究表明,亚硝酸盐是罪魁祸首,如果长期持续摄入,会增加某些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如果亚硝酸盐的吸收量超过允许水平,就会引起急性中毒。亚硝酸盐存在于许多香肠、熏肉、腌茄子等食物中……
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研究院黎氏红浩博士分析称:各类蛋白质在被微生物分解时都会产生有害毒素,产生亚硝酸盐、氨等恶臭物质……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会引起急性中毒,如果长期连续摄入超过允许阈值的亚硝酸盐,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很多人以为冰箱里存放的食物是安全的,其实不然,因为在冰箱的温度下,微生物只是被抑制(缓慢活跃)而不会死亡,食物实际上仍然会分解,只是分解速度比外界环境慢。如果食物在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仍然可能引起中毒风险,长此以往,还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其他影响。
郝博士补充道:“目前我们并没有禁止,仍然允许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但是要根据食品的种类,限制适当的含量,以免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据 tuoitre.vn 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