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否
(Baonghean)——每逢年末,人们不再与任何人预约,大多是在餐厅里,在酒桌上与熟人相聚。聚餐庆祝已成为亚洲人,尤其是越南人的典型“文化特征”。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没有什么比一杯醇酒,配上一口火锅或一盘香喷喷的烤肉更温暖、更幸福的了……
![]() |
街头小吃 - 插图照片,来源互联网 |
我是个喜欢在餐厅里闲逛吃饭的人,所以只要朋友或同事邀请我,我就会立刻点头。今天吃完烤肉回来,身上还带着烟味和烧焦的肉味,Bim一脸严肃地在门口迎接我,语气像在审问:
- 你又要吃烧烤了吗?一周7天,你5天都在外面吃,真是糟透了!吃太多烧烤会把碳元素往身体里放,日积月累会致癌。更何况,人们用来加工的食材不一定是新鲜的,来源有保障吗?调味料里有添加剂或防腐剂吗?
我被女孩像陀螺一样转了个不停,还没来得及“反驳”,她就把我拽进屋里,给我看了一张报纸,上面报道说当局刚刚从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查获了数吨过期的冷冻动物内脏。烧焦的猪心、过期的鸡爪、散发着恶臭的鸡胗……看完新闻,再看照片,我突然觉得一阵恶心,想起刚吃过的鲜美鸡爪,心里又一阵毛骨悚然。我知道不能“同批鱼”比,但熟悉的菜肴里潜藏的风险和危险,还是让我感到“不安”。
事实上,直到现在,我或其他任何消费者才意识到在餐馆,尤其是路边摊使用加工食品的风险。价格实惠、菜肴美味、地理位置便利、适合朋友聚会的热门场所是路边摊的优势。然而,路边小吃的弊端在于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不到保障,没有验证,难以得到当局的管理和控制。虽然没有人敢证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路边摊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有限,但考虑到食客对鸡爪、动物内脏等特色菜肴的大量消费,对未经加工食品来源的来源、来源和保证提出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人皆知,人人皆谈,但每个人……都对此视而不见。这是当今越南消费者普遍存在的现实。关于食品质量低劣的故事和抱怨在日常对话和社会讨论中屡见不鲜,但最终的结论总是感叹:“吃不好,不吃也不好,那该怎么办?”事实上,消费者在说出这些话时,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身应有权利的态度。愿意花钱购买不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那些对他们有负面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在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也难以接受。原因在于,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从供应方购买劣质产品。
这些都是脆弱经济的迹象,因为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经济中,供需双方都有权选择最优方案,确保自身利益,而不是依赖单一来源。问题是,这种选择权有时掌握在我们手中:买家是否有勇气拒绝劣质产品,从而向供应商施压?卖家是否有勇气拒绝眼前的微薄利润,为自己选择一条长期、信誉良好的发展道路?
海朝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