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公连同志——家乡明成(安成)的优秀儿子
黎公连同志在宜静苏维埃时期及以后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宜安省委认定为老革命干部。
黎公琏同志(别名黎公玖、黎玖、别号德),1906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安城县万寿乡(现明城乡)玉律村。
黎公莲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爱国革命传统的家庭,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曾加入阮春安的军队。他的父亲是黎留,哥哥是黎神同志,他们都积极参与当地革命运动。黎公莲小时候,父亲给他讲了许多文旦运动和芹王运动中英雄事迹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黎公莲心中燃起了爱国主义的火焰。

1927年,朱丹(演洲)同志回到玉律村工作,为当地进步青年传播共产主义理想。黎公连同志热情参加万寿公社革命青年协会,成为玉律村党的第一位核心人物。他积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和启蒙革命思想。
在宜安省委的指导下,值俄国十月革命13周年之际,安城县于1930年11月7日在全县组织了大规模游行示威,展现群众力量,要求减税、延缓战争,抗议封建帝国主义对荣市、滨水县工人(5月1日)和兴原县农民(9月12日)的镇压。在阮恩同志家举行集会,参加者包括阮实、阮传、阮应、黎神、黎公连、黎丹、武珠等同志,商讨游行筹备方案。
1930年11月7日上午,黎公连同志与阮恩、阮威、阮实、黎神等同志率领的万斛乡人民一起,向县公所进发。队伍一边行进,一边高呼口号:
——打倒南朝的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
- 支持荣市的工人和农民 - Ben Thuy、Hung Nguyen。
- 减税、延税、免除公共服务费用。
- 支持俄苏革命。
来自上县的抗议队伍游行至芽荣,遭士兵开枪射击,造成2人死亡,数人受伤。来自下县的抗议队伍游行至芒桥(富盛镇),遭外籍军团士兵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多人受伤,被迫撤离。
1930年11月10日,安城县临时党委成立,阮雄同志任书记。县委执行委员会派出县委委员到各公社发展党支部,组织群众。随后,直发村、玉律村、同安村、归泽村、关化村……等村相继成立党支部;青年、妇女、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自卫会、支援协会等群众组织也相继成立,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1930年底,黎公连同志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入党并加入高山党支部,黎迪同志任书记。
黎公连同志受命印制传单、组织红色农民协会、在玉律村建立赤卫队,保卫党和人民。1931年初,他和赤卫队以及玉律村村民举行示威游行,向地主索要大米,分发给穷人,组织讲解,动员群众悬挂党旗,敲锣打鼓鼓舞斗志……
安城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敌人陷入恐慌和混乱,并采取了凶猛的恐吓手段。在此期间,黎留先生被革命派安排担任村长,以掩盖敌人的行径。法国殖民者来到玉律村,试图逮捕黎公连和黎神同志,但未能成功。他们转而对黎留先生施以酷刑和毒打,同时让杜良的法国监狱长带兵来捣毁玉律村。黎公连同志立即组织赤卫队前来应对,并组织了一支由忠诚人士组成的巡逻队,挺身而出保卫党和村庄。
1931年6月底,乂安省委派阮贞同志(来自南丹)恢复安城县委,并成立了县委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阮贞同志(书记)、黎公廉同志、黎迪同志、阮德同志、范姜同志。县委选择玉律山区作为根据地,既是为了保卫省委办公地点,也是为了指挥运动。
1931年7月1日,黎公连同志被敌人逮捕,关押在筑法站,后转押至安城县监狱。关押一段时间后,1931年11月,乂安省南朝法院判处黎公连同志两年有期徒刑,一年半软禁,并转押至演州监狱(1931年11月18日判决书第172号)。狱中生活极其艰苦,食物匮乏,只有霉米烂鱼。面对这种境况,黎公连同志和狱友们决定绝食抗议,迫使敌人屈服,改善狱中的伙食和生活条件。
1933年,黎公廉同志获释回乡继续革命活动。1934年底,莲城公社莲池村的阮春贤同志和潘荣同志回到玉律村,与黎公廉同志及其他刚获释的政治犯建立联系,成为在安城恢复运动、建立党的根据地的核心力量。不久,由阮春贤同志、潘荣同志、黎妙同志、朗莱同志、黎愉同志等组成的同文殊党支部就成立了。
1936年初,万濠公社党支部分为四个小支部:玉律支部(黎公廉同志任书记)、权章支部、支法支部、廉池支部。
1936年12月,黎廷伟同志代表乂安省委前往莲池(莲城)召开会议,成立由潘荣、黎公连、阮姜(直法村)3名同志组成的临时县党执行委员会,潘荣同志任书记。
1937年初,遵照义安省委的方针,安城县委在玉律村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县委正式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书记潘荣同志、副书记黎公廉同志、吴春涵同志、阮姜同志和阮晋同志。
1940年,法国殖民者看到玉律村的群众运动日益壮大,便试图恐吓和逮捕党员和犯罪嫌疑人。黎公连同志第二次被荣市秘密警察逮捕,并被关押在罗希(顺化罗希监狱)。
1943年,黎公连同志被关押在顺化府富牌监狱。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和毒打,但凭借着党员的忠诚和坚强意志,敌人始终没能从黎公连同志身上榨取任何情报。
黎公廉同志在回忆录中回忆道:“……当时我的精神非常坚强,跟他们比试胆量……他们用绳子把我的两只手紧紧绑住,扭到身后,然后把我整个身体直起来,对我全身通电,我全身的血液都像沸腾了一样,浑身酸软,但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回答说:我不知道……”。
在狱中,黎公连同志仍然积极参加改善生活、居住、学习、反对恐怖和殴打以及反对对囚犯进行一切形式剥削的斗争。
1945年,日军发动反法政变,黎公连同志与战友越狱逃脱。黎公连同志设法回到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参与夺取政权,并在当地担任许多重要职务。黎公连同志在义静苏维埃时期及以后的革命生活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义安省委认定为老革命干部。
-----
参考:
- 黎公连同志的回忆录现保存于义静苏维埃博物馆档案馆。
- 明清乡地理历史记录,义安出版社,2009年。
- 安城县大城乡党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