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借用”越南特色菜名称引发担忧
随着越南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商标盗窃的风险日益增大。
出口到欧美市场的泰国鱼露,在包装上标注为“富国鱼露”,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泰国粉丝、河粉、干面条等,在包装上标注为“越南新面条”。
![]() |
富国岛鱼露协会主席阮氏静女士向顾客介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图片:QH) |
光说不练
品牌专家李长建(Ly Truong Chien)表示,他在日本旅行时,看到一包越南河粉,上面却贴着“泰国制造”的标签。最近他又去了泰国,在一家超市里也发现了这种产品。“这说明泰国人比越南人反应快。他们知道越南河粉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就利用这个机会,把这种产品卖了出去。”李长建先生评论道。
泰国生产的鱼露也“借用”富国岛的名义出口到国外。富国岛鱼露协会会长阮氏静女士表示,自富国岛鱼露在欧盟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以来,其对欧盟市场的出口量大幅增长。然而,一些泰国和香港制造商冒用富国岛鱼露品牌向欧盟及其他国家销售的情况仍然存在。
![]() |
越南方便面、粉丝制品经常被其他国家“借用”出口。 |
“因此,越南当局需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便欧盟加强监管,淘汰盗用商标或仿冒富国岛鱼露的产品。届时,在泰国和香港生产但贴有富国岛标签的鱼露产品将受到欧盟国家的惩罚和淘汰。”丁女士说道。
不仅鱼露和越南粉,米粉、面条等米制品早已不仅是国内生产企业的强项,而且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甚至是日本、美国、法国等挑剔国家的强劲消费品。可悲的是,泰国和中国企业通过“借用”越南品牌产品的名称或在产品包装上公然标注越南地方特色,占据了上述市场的主导地位。
“许多越南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然而,来自泰国和中国的外国公司却随意在产品包装上印上‘顺化牛肉面、沙沥面……’的字样。这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无法区分外国产品和越南产品。”一家食品出口公司的代表说道。
更何况,据一些企业反映,很多中国企业想把产品打入东盟市场,就把产品带到我们国家,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这样他们就能轻松地把产品卖到东盟。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不要等到最后一分钟。
一些企业表示,近年来,东盟经济共同体外国公司通过连锁超市将商品带入越南市场,出现外国公司使用与越南公司名称相似或模仿越南公司知名产品品牌的情况。
“因此,如果越南企业不尽快注册商标保护,就会面临失去商标或诉讼纠纷的风险,特别是在不久的将来,由于我国参与了许多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将进入越南”,Vissan 公司总经理 Van Duc Muoi 先生警告说。
BROSS & Partners律师事务所律师黎光荣表示,企业不仅在国内销售产品,还将其出口到国外。因此,在国内注册商标仅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在国外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在国外注册商标保护非常必要。一些越南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例如中原咖啡,其产品出口到全球40-50个国家,但他们在7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保护。
许多越南企业表示担心注册费用高昂,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关心或重视保护自己的品牌。事实上,除了国家注册方式(即向每个国家提交商标注册申请)花费不菲之外,企业还可以选择国际注册来节省成本。具体来说,企业只需根据《马德里议定书》和《马德里协定》向多个国家提交一份商标注册申请即可。这是企业在其他国家保护品牌的工具。
Vinh 律师表示:“只有在出口市场注册商标保护,当出现模仿或假冒行为时,我们才有法律依据提起诉讼。”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