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们打击劣质、假冒和来源不明商品的意识
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强调,人民是打击走私货物、劣质商品、来历不明商品运输和交易的主导力量和最重要的力量。
7月11日上午,第十八届省人民议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就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和处理运输和交易不明来源的走私商品违法行为;义安省市场规划、模式转变、建设投资、经营、开发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问答。
同志们: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泰成贵;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阮南定;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人民议会副主席阮如魁主持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常务副书记阮文统,省委副书记黄义孝,省委常委、乂安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武氏明生,省委常委、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副团长、省人民议会代表,各部门、行业、地方领导。

当前问题与
人们的生活
在质询环节,16名省人民议会代表提出了质询,基本问题切中要点、清晰明确,辩论富有建设性,澄清了问题。质询气氛认真负责、活跃坦诚。
工贸厅厅长范文和对主管领域的领域和内容掌握得比较扎实;认真负责地回应省人民议会代表的意见;同时,相当清楚地分析原因,引用法律文件,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完成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

建设部、计划投资部、卫生部、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市场管理局、省公安厅各厅长、单位负责人配合回答问题;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发言、介绍情况、向会议汇报,并解答代表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根据汇报和质询会的进展情况,乂安省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泰清贵代表主席总结并强调了三个因素:食品安全、走私商品、来源不明的商品;投资建设、经营、开发和市场管理是与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但也是一个困难且相当复杂的问题,对国家管理、职能部门和人民群众都提出了诸多挑战。
如今,商品种类繁多,产品种类繁多。国家鼓励生产,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物质,管理难度极大。义安省幅员辽阔,贸易开放度高,地形复杂,人口众多……需要各方积极参与。

人们的生活和意识并不统一,加之人们的文化和消费习惯追求便捷,不太注重商品的产地、发票、手续、质量……从而给主体留下了可乘之机,使劣质商品、假冒商品、来历不明的商品流入市场。
有的主体瞒报、瞒报,实施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防范和打击走私、假冒伪劣商品和贸易欺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通过问答环节,除了取得的成果外,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还评估说,宣传工作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尚未形成传播,尚未改变人民和社会的消费文化,尚未成为对走私商品、来历不明的商品宣战的宣言,特别是在教育和生活条件较低的地区。

传统市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运输和交易来历不明商品、假冒商品和商业欺诈,特别是网上买卖的管控、检查、审查、打击、预防和打击工作有时和有些地方不够严格。
省级与地方之间在协调、分工、职责、领导、指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存在一些工作推诿扯皮、不够严密的情况。
探索和转变市场经营模式,从规划上动员社会资源投入市场领域特别是传统市场、农村市场的机制和政策十分有限。
加强宣传动员
面对困难和限制,在这样的总体背景下,在未来的时间里,省人民议会主席泰清贵要求省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各级和地方重视研究和审查与上述三个领域相关的法律文件体系,提出修改、补充和完善法律文件体系的建议,使其更贴近本省的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加强对社区和民众的宣传、传播、动员和说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从而提高人们的意识,拒绝不干净的食物,拒绝来历不明的商品……

防范和打击走私货物运输、交易,保障食品安全,人民群众是主导力量、最重要的力量。
省人民议会主席还要求各职能机关、地方政府加大监管、检查、审查和打击力度,更加坚决、更有力地预防、打击和处理运输、交易来源不明的走私货物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推动清洁、安全、优质的食品市场供应链建设,从生产经营环节的投入要素入手,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加强与安全食品供应链价值链的衔接,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向市场供应食品。

积极开展“越南人优先使用越南货”运动,刺激国内消费,向民众介绍越南品牌商品和服务、OCOP产品以及省级和国家级典型农村工业产品。
省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还建议加强生产企业与流通零售企业的对接,促进供应链对接,完善质量、食品安全、商品可追溯性等法规。
省人民议会主席强调,市场是一个大问题,建议加大对市场建设,特别是批发市场的投资力度;研究机制和政策,建设基础设施,积极清理土地,宣传和动员群众。

加强培训,提高市场管理队伍的管理和业务能力。加强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各级、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预防、打击和处理运输、经营走私货物、来源不明货物的违法行为;规划、转换经营模式,开拓市场。
省人民议会责成省人民议会根据质询会的结论,领导、指示有关部门、行业、地方有效落实质询会的结论和有关部门领导所提出、承诺的内容。省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议会各委员会、省人民议会代表团、省人民议会代表要加强对质询会内容落实情况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