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是治疗儿童腹泻的有效药物。
小儿腹泻又称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积滞等,可急性可慢性。
病因可能是由于饮食、感染或寄生虫影响脾胃功能,引起主要症状:呕吐、腹泻和消瘦。
![]() |
绅士历史 |
如果腹泻引起脱水、电解质流失,并伴有神经毒性并发症(例如霍乱等),则需要去医院就诊并采用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传统医学对简单的急性和慢性腹泻均有效。以下是针对每种腹泻类型的一些治疗方法。
未消化的食物(牛奶、谷物)和蠕虫导致的停滞
食物停滞:患儿症状为腹胀、拒食、呕吐物有酸味、睡眠不安、哭闹频繁、腹泻、大便有酸味、消化不良,有时伴有食物排出;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治疗以消食化滞为主。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第一课:山楂8g,麦芽6g,白术4g,鸡内金4g,陈皮4g,银叶菊4g,薏米12g。水煎服,每日1剂;或研末入丸,每日服12-16g。
![]() |
麦芽。 |
第 2 课:香附80克,麦芽40克,白术40克,砂仁20克,陈皮8克,甘草(猪肉)20克。 干燥研末。 每日2次,每次2-3克。 此方适用于哺乳期小儿腹泻。
第三课:木香12克,白术12克,麦芽12克,桔梗8克,远志12克,砂仁8克,黄连12克,山楂12克,楤木8克,陈皮12克,续断12克。 干燥,研末为丸。 日服4-8克。
![]() |
芦荟和铁线莲是两种治疗儿童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夏季常见)的草药。 |
第四课:党参20克,薏苡仁16克,桔梗8克,莲子16克,海豆16克,砂仁8克,白术16克,陈皮8克,甘草6克,茯苓16克,山药16克。研末入丸。每日6-12克。用于小儿体虚(虚弱证)或久泻(脾虚证)。
因积累而停滞(蛔虫或蛲虫感染):小儿瘙痒、皮肤枯黄、哭闹、抽搐、进食不规律、恶心、腹痛、腹胀、便溏。治法:健脾祛湿、祛菌(驱虫)。小儿每6-12个月驱虫一次。方剂:黄连20克,党参16克,山楂12克,白术20克,芦荟6克,苦参16克,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6克,麦芽10克。上药研末,入丸。每日服8-12克。
![]() |
鸡胗内壁。 |
湿热瘀滞
消化道直接感染或细菌过敏引起的腹泻(夏季多见)。小儿腹泻症状为一日数次(可达10次以上),腹胀,呕吐,发热,口渴,小便少赤,舌苔黄或白燥,肛门红肿疼痛。治法:清热利湿。方药:沙参12g,黄芩8g,黄连8g,甘草4g。若湿证较重,舌苔厚白,水泻不尽,恶心呕吐,则加白术4g,半夏4g。若小便少,则加茯苓8g,沙参8g。
根据 SK&DS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