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弘扬八月革命的精神遗产
1945年八月革命是越南人民自党领导以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开启了越南民族历史的重大转折点。80年过去了,但那个历史性秋天的精神价值依然鲜活。在数字时代,这一遗产不仅通过历史书页和文物得以传承,更在每个公民的意识和行动中得到强有力的传播,成为激励他们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做出贡献的动力源泉。
当历史“活”在年轻人心中
如今,中公祠遗址(长荣坊新南街区)已成为许多年轻人和历史爱好者的聚会场所。
也许,驻足在古老的大社屋檐下,人们的心中都会涌起对秋天的怀念。八月革命多年前。当年,忠公社是历史的见证,保存着祖国在夺取政权的狂热年代的英雄记忆。
.jpg)
在参观遗物的人群中,长荣坊文仙楼的阮英秋(2006年出生)轻轻打开手机,扫描了安置在遗物屋前的二维码。几秒钟后,关于遗物的丰富而宝贵的信息就呈现在眼前。
Thu和其他年轻人指着刚刚扫描的二维码,兴奋地想知道自己能猜出多少关于这个地方的细节。据推测,这座公社建于1843年(阮朝)。在高潮时期,义静苏维埃这里是党领导革命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在1945年八月总起义期间,8月17日,越盟领导安勇村人民起义夺取政权,并选择忠公社作为指挥部。
.jpg)
八月革命后,响应胡志明主席“扫除文盲”的号召,忠公馆成为人们学习文化、扫除文盲的场所。在各个革命时期,忠公馆也是一代又一代当地青年奔赴战场、保卫祖国的集结地。
长荣坊青年联合会副书记黎当尚介绍说,为了使该遗址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地方社会政治组织定期举办“回归源头”学习班,结合主题活动,并在遗址举行工会和党员新成员入党仪式。
.jpg)
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祖国的革命传统,而且将历史知识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激发自豪感和自觉性,增强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历史价值尤其是八月革命的兴趣,千万不要错过义安-苏维埃义静博物馆的展览空间。

在这里,除了纪实照片和历史的黄金篇章,许多人还在与1945年八月总起义相关的文物前驻足良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义安红色自卫军用来保卫村庄和公社、夺取政权的刀剑等原始武器。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珍藏着一件格外珍贵的文物:八月革命夺取政权第一天,人民高高举起的国旗。每一件文物都带着枪林弹雨的年代印记,以及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除了上述文物和文物外,义安还有许多文物吸引了众多人和游客的注意,例如黄维先生的家位于林城公社(原兴原县周仁公社)。这里是党在义静苏维埃运动和1945年总起义期间的根据地。Vo Liet 公共住宅金榜乡(武烈乡,旧清章县)——这里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是八月革命时夺取政权力量的聚集地。
那些地方,在当下的生活节奏中,成为一根浓重的红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历史不仅存在于书本之中,更真实地存在着,伴随着祖国的发展。
永恒的价值观
1945年秋天,历史性的胜利在义安省各地举行,成为争取祖国独立征程中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回顾义安省历史协会和省委宣传部珍贵的文献资料,清晰地展现了当时夺取政权的热烈气氛。
1945年8月8日,义静越盟省级代表大会召开,讨论领导层计划,准备发动全面起义夺取政权。面对形势的急剧变化,义静越盟常务委员会迅速成立起义委员会,并提出“从社会到县首府,夺取政权”。
.jpg)
1945年8月15日,义静越盟常务委员会发布起义指示。各地迅速成立起义委员会和临时人民革命委员会。传单、旗帜随处可见,红黄星旗在村集体住宅中明亮飘扬。各种集会、演讲、示威、游行、示威游行相继爆发,革命攻势氛围弥漫。

1945年8月义安全省爆发的夺权起义,在9天内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临时,义静省越盟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越盟阵线的政策,组织、聚集各阶层人民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乂安省夺取政权起义的胜利为全国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法西斯殖民封建制度在我国的奴役锁链,为越南民族历史开辟了新纪元。
.jpg)
80年过去了,但1945年夺取政权总起义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至今仍具有价值。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组合的成功有效运用,是全民在党和胡志明主席领导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精神体现。
这些经验教训为义安省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社会事业中取得重要成就,努力将该省建设成为胡志明主席生前所期望的模范省份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