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弘扬八月革命的精神遗产
1945年八月革命是自党领导以来我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开启了越南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八十年过去了,但那历史性秋季的精神价值依然鲜活。在数字时代,这一遗产不仅通过历史文献和文物得以保存,更在每一位公民的意识和行动中得到强有力的传播,成为激励他们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的源泉。
当历史“活”在年轻人的心中
如今,中村公社遗址(位于长荣坊新南街区)已成为许多年轻人和历史爱好者的聚会场所。
或许,当人们驻足在古老的公屋屋檐下时,心中便会充满对秋天的怀念。八月革命多年前,当忠公社见证了历史,保存了祖国在激烈的权力斗争岁月中的英勇记忆。
.jpg)
在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阮英秋(2006年生),家住长荣坊云田街区,轻轻地打开手机,扫描了位于公社房屋前的二维码。几秒钟后,关于这件文物的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便映入眼帘。
秋和其他年轻人指着他们刚刚扫描的二维码,兴奋地试图猜出关于这个地方的多少细节。据了解,这座公社房屋建于1843年(阮朝)。在这里,在鼎盛时期义静苏维埃这里是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尤其是在1945年8月17日的大起义期间,越盟领导安勇村村民起义夺取政权,并选择中村公所作为他们的总部。
.jpg)
八月革命后,响应胡志明主席消除文盲的号召,中村公社成为人们学习文化、扫盲的场所。在历次革命时期,中村公社也一直是当地青年参军、保卫祖国的重要场所。
长荣坊青年团副书记黎登桑先生在报道中表示,为了广泛传播这一遗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当地政治和社会组织定期举办“回归本源”课程,结合专门活动,并将接纳新成员加入工会和党员的仪式直接安排在遗迹所在地。
.jpg)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祖国的革命传统,而且将历史知识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唤起他们的自豪感、意识和保护、弘扬遗产的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历史价值(尤其是八月革命)的兴趣,就不能错过义安-苏联义静博物馆的展览空间。

在这里,除了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献资料外,许多人还在与1945年8月大起义相关的文物前驻足良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陈列着一些原始武器,例如刀剑,这些都是义安红色自卫队用来保卫村庄和公社、夺取政权的武器。
此外,博物馆还保存着一件尤为珍贵的文物:人民在八月革命第一天高高升起的旗帜。每一件文物都依然带有那段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岁月的印记,以及我们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除了上述文物外,义安还有许多其他文物吸引着众多民众和游客的目光,例如:黄源先生的家位于林城乡(原雄原县周仁乡)。这里是1945年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全国起义期间党的基地。或者作为Vo Liet 公社金榜公社(武烈公社,旧清章县)——一个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地方,曾经是八月革命中各势力夺取政权的集结地。
这些地方已成为当前生活节奏中的一条强有力的红线,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使历史不仅存在于书本中,而且真实存在,伴随着祖国的发展。
永恒的价值
1945年秋季,历史性的革命浪潮席卷义安省,成为祖国争取独立的斗争历程中一个闪耀的里程碑。通过义安历史协会和省委宣传群众部保存的珍贵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夺取政权的紧张气氛。
1945年8月8日,越盟代表在义静省召开省际代表大会,讨论领导计划,准备发动全面起义夺取政权。面对形势的迅速变化,义静省越盟常务委员会迅速成立了起义委员会,并主张“从社会到省会夺取政权”。
.jpg)
1945年8月15日,越盟义静常委会发布起义指令。各地迅速成立了起义委员会和临时人民革命委员会。传单和横幅随处可见,村社公社里红黄星旗迎风飘扬。集会、演讲、示威、游行……接连爆发,革命攻势愈演愈烈。

1945年8月,义安省全省爆发夺权起义,并在9天内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临时,义静省越盟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越盟阵线的政策,组织和团结各阶层人民起来反抗,最终取得了胜利。
义安省夺取政权的起义胜利,对全国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我国法西斯、殖民和封建政权的奴役枷锁,开启了越南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jpg)
八十年过去了,但1945年夺取政权的全国起义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至今仍然具有价值。这是“时机、机遇和天时”三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全体人民在党和胡志明主席领导下团结一致、凝聚力强的精神的体现。
这些经验教训为义安省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一体化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义安省能够按照胡志明主席生前所希望的方式,将该省建设成为模范省份。


